2010年3月2日

[陽光] 城市角落就像掉在地上的髮夾一樣,撿起來都還可以用。


日曜日,陽光普照,微風徐徐。

對面的中山藝術公園,因為元宵節的來臨,被12隻動物圍攻盤踞著。
凡是身高超過三米的樹木,也逃不過被紅燈籠勾勾纏的命運。
儘管為植物們感到些微的殘念,我還是抵擋不了溫暖的太陽的誘惑。

擦了SPF50的美白隔離霜,到大同南路買了甜不辣當午餐,
我走到公園,尋找一片樹蔭。

若林林總總加起來,我的青春裡有超過一半的時間,
離住的地方不到1分鐘的腳程,都有公園坐落陪伴著。

小時候住在新北投,大廈對面就是復興公園,
有溜冰場、大搖椅、公共游泳池、籃球場、大到可以玩捉迷藏的假山...。
待在建國南路的那幾年,走出公寓,就是市圖跟大安森林公園。

不知道是不是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心態,
搬到新站快兩年,儘管下班都在「中山藝術公園」站下車,
今天卻是我頭一回在這個公園裡,待上48頁的時間。


這個開放式的藝術公園,有條約15公尺的迴廊。
扣除公園中心點的花岡岩大石雕的"洞",這裡是唯一可以躲太陽的地方。

迴廊兩側是整排的花圃,還有用大理石砌成可讓人坐下的深度的矮牆;
其中一側有間隔距離平均的五、六張木製長椅,整齊地排著。

或許這時還是lunch time,迴廊裡只有一個阿公,
他安靜地讀著略為泛黃、外觀很像武功祕笈的藍色書皮的經穴書籍。(對,我偷瞄了...)

沒有特別的情境設定,我順著花圃石牆,在迴廊下低頭慢慢走著,
突然在距離阿公不到五公尺的地方,
看到石牆上刻著朱熹的〈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猛然抬頭又發現,那沿著迴廊排列的,果然是每到春天就讓我牽腸掛肚的櫻花樹!
前頭兩株細細瘦瘦的樹已經零零星星冒出了深桃色的櫻花,
而這棵應該已經把朱熹的詩背熟的樹,枝幹粗壯繁多,卻一丁點的紅也沒。


一切加總起來 (當然,詩的部分本人是完全無法參透),形成一股難以言喻的微妙感覺,
於是我就在這兒坐下來了。

隨時,隨地,聽音樂是這一年來找到的讓自己心情穩定放鬆的方式,
在陌生或流動(如公車或走路)的環境裡,只要挑選適當的音樂,就像把瑜珈墊放好一樣簡單,
可以馬上進入大休息的放空狀態。

為了讓音樂在空氣裡流動,我沒戴上iPod與耳機,
靈機一動用HTC擴音播放出
存了幾百年都沒聽的Pachelbel's Canon On the Burrier Reef ( 珊瑚礁岩版卡農)
打開看了一半的<隔壁女人>
看向田邦子輕輕地訴說日常可見的平凡女人的種種故事。

陽光下,海浪拍打礁岩的聲音讓正午的暖風變涼了些,
感覺真的好舒服。

舒服到我想請朱熹大師為這個由陽光、微風、音樂、書本構築成的溫柔幸福,寫一首詩。

然後,我想起好久以前看過的某篇文章,
關於音樂不只可以帶給人類或動物正面的能量,連植物都會長得特別好。
它用白飯舉例,實驗證明一直聽"正面的聲音"的米飯,比一般的米飯更不容易腐壞。
於是,我又調整了包包跟HTC置放的角度,
Canonここにしか咲かない花蒼く 優しく,播放到島歌味十足的中孝介

就在這般清幽的午后,我與櫻花樹,一起曬太陽、聽音樂,它低頭讀朱熹,我翻閱向田邦子。

內心同時期待,這個春天,它可以開出粉紅色的櫻花。






備註 :<觀書有感>一詩的意涵:
不斷地讀書學習,不斷地不吸取新知識,才會不斷地有新思想;活讀書,讀活書,不斷地悟道,才能使頭腦聰明,永保清明的境界。看更多釋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