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ART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ART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0月2日

ADFEST亞太廣告節: Integrated Lotus銅獎: Petal paint(花瓣油漆)、毒梟Narcos的審查剪輯廣告

PETAL PAINT (花瓣油漆)

在斯里蘭卡,大家會獻花給佛祖祈求平安。
因為虔誠信仰的人很多,
所以花朵常常在供佛幾分鐘後就馬上被撤掉,
讓其他信徒繼續獻花。
遇到重大佛教慶典時,鮮花更是巨量。

JAT Paints這家油漆公司,
決定回收了大量拜佛祈福的花瓣,
做成五種顏色的油漆,
個別象徵某種精神意涵,
例如:鴿翼藍代表友善與和平;
消費者可以買回家,為家裡的佛像或佛桌補色。

油漆罐的包裝也擷取了廟宇牆上的繪畫元素,
商品大量陳列在貨架上時,
讓人彷彿身臨寺廟之中。
JAT也將部分銷售收入捐贈給寺廟,
讓寺廟可以繼續修復保留繪畫藝術。





































The flowers give life to paint, and the paint gives life back to the temples. It's a cycle of life that will last for eternity.

這個生生不息的案例,光看都覺得幸福。




Narcos: The Censor's Cut (毒梟的廣告審查剪輯)

Netflix原創作品<毒梟Narcos>,
內容充滿槍枝、毒品、性愛,
口味重到我看了都覺得腎臟快要掉下來了。

而如同我們的電影、唱片、內衣客戶,
他們的預告片肯定過不了審查的命運,
廣告肯定會被拒登。

於是廣告公司順從人性,做出了很幽默的預告片以及各種戶外廣告:
通通都給你去背!!!!!


然後還得了坎城廣告獎。創意總監應該覺得很爽。

這個案例讓我想起Halsey單曲、黛安芬廣告上不了的那些日子,
不知道下次Halsey願不願意試試...XD'

2016年11月20日

[哈囉 曼哈頓] Day1 in New York_Part.2: Rockefeller Center > Bryant Park> Times Square

[Day1 in New York. 2016.9.13]
JFK Airport > Hi New York Hostel>Naruto Ramen>Central Park>Rockefeller Center>N.Y.Public Library>Bryant Park> Times Square

曼哈頓的公車四通八達,去哪兒都方便,
但前提是,你不趕時間、沒有遊行、沒有爆炸案...(God bless America)


(MTA BUS Route)


塞車的第五大道是常在的風景,哥德式教堂-聖派翠克大教堂(St. Patrick's Cathedral)突兀的存在,有點像龍山寺蓋在101大樓旁邊的感覺...

決定坐到48街附近,看有名的洛克斐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一下車便
感受到滿滿的觀光氣息,滿街都是拿相機或手機拍照的觀光客。



Rockefeller是踏進USA領土時,幾乎不得不認識的人(或說整個家族),摘要Wiki內容:

John Davison Rockefeller(1839年7月8日-1937年5月23日,97歲...哇嗚~)
 
(ㄟ~是不是跟孫中山先生有點神似???)

美國實業家、慈善家,因革新了石油工業和塑造了慈善事業現代化結構而聞名。1870年創立標準石油,在全盛期壟斷全美90%的石油市場,成為歷史上的第一位億萬富豪與全球首富,財富總值達到美國GDP的1.5%,折合今日之3000億美元以上,普遍被視為西方世界史上首富

他在人生的後40年致力於慈善事業,主要是教育和醫藥領域。兩所美國頂尖大學:芝加哥大學與洛克斐勒大學都是他創辦的。洛克菲勒家族出資建立的地標如聯合國總部大樓、洛克菲勒中心等等。洛克菲勒堅信他人生的目的是「盡力的賺錢,盡力的存錢,盡力的捐錢」,相當典型正統的共和黨人。

大部分的人將Rockefeller Center列為 must-see,是為了登頂對看帝國大廈,但它真正帶給紐約市民(而非觀光客)的意義在於,這是一個跨過大蕭條、耗時9年、洛克斐勒第二代獨資打造的都市計畫,19棟摩天大樓,涵蓋辦公與商場,利用公共空間(大廳、廣場、樓梯間、路衝等)設計成行人的休息區或消費區,亦有地下鐵通道貫穿連結,為普羅大眾設計的空間概念引發後來對「市民空間」(Civic Space)的重視。(看更詳細的wiki介紹)

Lower Plaza(下層廣場)比較常出現在電影裡都是冬天的場景,
聯合國會員國的 159 面國旗、聖誕樹、燈光造景,滑冰場,
加上附近很多美麗櫥窗的名牌商店,當然還有LEGO,海內外老少咸宜,
我可以想像為甚麼How to be Single(單身啪啪啪)電影裡的女主角會說,她就是想到Rockefeller Center過聖誕節。

此刻是夏末秋初,廣場只有活力沒有浪漫。
眼簾映入萬國旗的繽紛飄揚,有點來到台北世貿中心的感覺,
再往下Lower Plaza一看,
中間有一仙金光閃閃瑞氣千條的普羅米休斯 Prometheus...

希臘神話裡相當高量級的神,宙斯的老爸的兄弟,可以預見未來、不搞派系鬥爭但很愛做自己,不鳥高壓統治的宙斯,所以偶而讓宙斯起毛壞的超屌角色。

我喜歡的普羅米修斯神話版本是這樣的
宙斯與眾神們日子過太爽吃飽沒事遇到中年危機,於是叫普羅米修斯用土捏出長得跟神很像的人類當作寵物,讓眾神每天可以看人類演甘味人生來打發時間。但宙斯禁止人類用火,除了生吃肉很噁心也容易生病,火還有很多用途,現在通通no速,普羅米修斯畢竟是把人類創造出來的神,看到情同兒子的人類這麼可憐,就幫人類從奧林帕斯偷取了火種,因此觸怒宙斯。宙斯將他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每天派他的手下一隻鷹(相當於哈利波特的嘿美的角色)去吃他的肝,但他是神,死不了,所以他的肝每天重新長上,日日承受被惡鷹啄食肝臟的痛苦。幾千年後,大力士海克力斯(Hercules)為尋找金蘋果來到懸崖邊,把惡鷹射死,順便解救了普羅米修斯,剛好有個毒箭不小心射到他的射箭老師-半人半馬的凱隆(Chiron)-這人生也太諷刺了btw.......既然已在垂死邊緣(因為他不是神,會死),講義氣的凱隆決定代替普羅米修斯繼續接受被老鷹啄的懲罰,他就可以趕快死一死。最後皆大歡喜的結局是普羅米修斯必須永遠戴著鐵環,環上鑲上一塊高加索山上的石子,讓愛面子的宙斯可以地自欺欺人宣稱他的仇敵仍然被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而仗義的凱隆死後昇天當星星,變成射手座!

因為普羅米修斯很屌,所以市面上(?)有很多他的藝術作品

普羅米修斯造人以及偷火給人類
Prometheus Forms Man and Animates Him with Fire from Heaven
Hendrik Goltzius (Holland, Mülbracht, 1558-1617)

普羅米修斯偷火給人類(這是壁畫)
Prometheus Bringing Fire to Mankind
Friedrich Heinrich Füger, 1817. Neue Galerie, Kassel, Germany

普羅米修斯跟水仙女們(這仙在德國某美術館)

被鎖在山上被鷹啄的普羅米修斯(這仙在羅浮宮)
Prometheus in chains 
Nicolas-Sébastien Adam, 1762. Musée du Louvre, France

被鎖住的普羅米修斯(這仙查不到...)



海克力斯解救普羅米修斯(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霍夫堡宮殿門前)
(at the facade of the Michaelertrakt of the Hofburg)  

然而,Rockefeller Center的這仙普羅米修斯,我實在不忍心近拍...

請容我海盜網路照片

"Pardon?! That's it?"
我想,讓佛羅倫斯成為文藝復興發源地的義大利梅第奇家族可能會笑死。
"I think it doesn't look better even in gold....."

好啦,或許梅第奇們對藝術家真的很支持愛護,不會輕易嘲笑設計師(藝術家),但若是米開朗基羅,以他的個性推測,說他看到會白眼翻到屁眼去應該是不為過。

我在Rockefeller Center待最久的moment,大概是隔天在這裡的Blue bottle等一杯拿鐵的時間。

plus 在NBC(國家廣播公司)大樓前讀這段佳句...

繞到市立圖書館逛逛,來到Bryant Park歇腳吃晚餐(鍋貼),今天剛好有Juggling的免費課程活動,好多人在練習。





其他時段還有舞蹈課等等

周圍的大樹跟圖書館把Bryant Park圍成喧囂紐約裡的一顆小愛心,鬧中取靜,草地、椅子、cafe、有露天座位的餐廳...讓紐約四通八達的血液循環稍停在此處優雅地交換漂亮乾淨的新血,休息一下再繼續流動。

你說為什麼心臟不是中央公園? 
因為它太大了,根本是牛的四個胃袋

太陽下山後,預留回程要先去超市買糧草再回青年旅館的時間,開始往Times Square移動。普遍來說,觀光客會把倫敦的Piccadilly circles譬喻成紐約的Times Square;確實還挺相似的,對我來說兩者的差別是

Piccadilly Circles本身比較美,但上架的廣告不怎麼樣(3C&速食品牌);
Times Square則是廣告比較美(因為我看到的剛好都是服飾類廣告),但空間本身就是...很紐約...以及LED瓦數太高了!!!

Piccadilly Circles



時代廣場的亮度大概就是:有時候在捷運上不需要親眼目睹,甚至不用餘光,你就可以感覺到後腦勺有一對年輕情侶在析析簌簌摟摟抱抱親吻--對!!時代廣場大概就是這麼閃!! 根本還沒走到廣告看板前面,眼睛就已經被閃到了。






不過我看過網路照片,時代廣場曾有超級盃的裝置藝術-
溜滑梯跟美式足球的first down標柱跟field goal!!!!




好幸福~~~如果被我遇上了,時代廣場的分數一定三級跳!!

目前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這塊Metro看板--幾乎甚麼線都有到的時代廣場↓
這個路線標示也是觀光特產商品的經典圖案之一。



為了避免眼睛看太久會瞎掉,不久便去搭公車,到24小時營業的westside market (Broadway & 76th Street),買齊接下來幾天的早餐,再坐公車回青年旅館,大概晚上九點左右。

這是我的Day 1,似乎,幾乎已經融入曼哈頓。:)




2015年7月1日

[腰子] Day4 in London:Tate Britian_Tate Modern_Wimbledon Live_Meet 阿珞

今日行程: 
Tate Britian>坐船>Globe Theatre>Tate Modern>Wimbledon Live@One New Change > Manor House附近的土耳其餐廳(3區)


今天倫敦竟然33度,說好的避暑呢。
房間、公車、tube都像保溫箱一樣熱,幸好今天的行程是兩個Tate美術館,可以吹冷氣。







相較於其他知名美術館,Tate Britain低調安靜許多。最有名的是英國之光-Turner(就是畫個印象就很屌的印象派前輩)有一間專屬他的總統套房收藏室,糊糊濛濛的作品超多。



(自畫像與相關介紹)

這幅畫是描述此美術館當年啟用的典禮。




拜見了顧爺介紹過一幅很有名的"迦太基帝國的日落"他的兄弟作品“迦太基帝國的日出"就收藏在第二天行程的National Gallery裡





後期的Turner畫日落就變成這副德性相當印象派的味道了~


除了Turner,另一位常被拿來跟他比較的英倫風景畫家John Constable。

 Constable的作品: The Opening of Waterloo Bridge 

The Glebe Farm 



Sketch for Hadleigh Castle



關於他的其他介紹文章: 浪漫,理性,以及孤单的绘云人-约翰·康斯特勃和他的时代
不過,我還是覺得寫得最好的是顧爺~~~

另外一幅畫是我當下看便很有震撼,覺得相當面熟的一幅-Ophelia:




這張是我2013年曾PO在臉書上的照片(Pinterest逛到的),當時還不是知道有Ophelia這幅畫耶,只覺得這個畫面漆美冷酷,某些被客戶整的moments,這張照片就完全可以表達我的心情。當時VOGUE應該也是在向Ophelia致敬吧!!

Ophelia是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裡的女主角,很悲傷的愛情故事。
相關資料: 奥菲丽娅(百度百科)

在館內有個美術系的教授在畫前對學生們解說很久,所以更引起我的興趣。

模特兒Elizabeth Siddal是Millais的畫家好友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i的情人。Elizabeth Siddal舉止優雅,散發著謎一樣的憂鬱感,眼睛是深灰色,嘴唇略厚,還有一頭紅褐色的飄逸長髮,所以Millais找她做模特兒,蓋了一個水池,要Siddal躺在水中讓Millais畫她。最後Ophelia完成,而Siddal卻感染了肺炎(到底是畫了多久...)。所以說溫水游泳池也算是相當重要的發明。


因為最近克林姆很紅(我在去巴黎的飛機上看完了Women in Gold電影),有金箔、富麗堂皇的畫像特別容易吸引我,仔細一看原來是伊莉莎白女王的畫像。


這幅Hearts are turmps(紅心是王牌)有吸引到我的嘴角,在畫前面偷笑...
因為看起來下面好熱...感覺如果一台車子開進去,出來會變很乾淨...






接著坐船到對岸的Tate Modern;第一次在倫敦坐船欣賞泰晤士河景。













一走出碼頭,先看到的是莎士比亞圓形劇場...跟星巴克。




 喝杯星冰樂之後,開始參觀Tate Modern,但安迪沃荷或米羅或畢卡索都不是我的菜,這次主打很好逛的gift shop。




Tate Modern很大,於是館方很貼心地設計了一個Meeting Point,讓大家容易約;而且離廁所又近(我就是坐在這裡的椅子等小官上廁所,眼睛四處亂飄才看到這個標誌)
讓我想起小時候混北車時,都跟同學約新光三月站前店右邊的獅子


藝術之旅結束後,小官找到可以同時看到St. Paul Cathedral屋頂以及Wimbledon大螢幕轉播的One New Change頂樓酒吧。離聖保羅大教堂很近,剛好可以走千禧橋!





One New Change的頂樓站滿一堆人,但並非所有人都在看轉播,大部分的人是在享受陽光、啤酒、跟朋友聊天的時刻,夏天對緯度高的歐洲人來說,是很珍貴的禮物,然而,我快被熱死、小官快被太陽曬瞎惹。



英國國旗躺墊美麗得發燙,實在無法專心看比賽。XD




強光把我們趕進樓下的M&S超市吹冷氣、喝產地在格林威治本初子午線的啤酒。



在尖峰時間坐上Central Line好驚人,我們一度擠不上車。密不通風的車廂幸好沒有人散發汗臭味。到了2區的Manor House站,Carol Lo-Yun Chung帶我們去吃(出生25年以來首次嘗試的)土耳其料理,啤酒配烤雞肉羊肉,炭烤味齒間留香,整個份量聲稱“2~3人分享餐",應該要再附註“2~3名亞洲人可吃2~3天”才對。


 Efes是土耳其啤酒,後來發現在英國滿容易看到的。



套餐的配菜,有小米飯,跟烤肉很搭。


份量真的很驚人!!!



烤乳酪,口感很像麵包,QQ的~


他鄉遇故知的感覺真的很棒。


完整體驗土耳其料理,飯後甜點再點了土耳其紅茶配千層派甜點,土耳其的紅茶很好喝,比較接近英式紅茶,而不是台灣紅茶,千層派相當甜,所以配紅茶很搭。



整個太豐盛,加上太久沒見到阿珞,甚麼都可以聊...我們就從7點多吃飯聊天到11點多!!

謝謝阿珞招待!! 啾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