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京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京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12月9日

[京都] 紀錄


很多人都把最好的一面保留給同事、上司面前,反而忘記生命中最重要的VIP其實都不是他們,應該是家人。家人才是最愛我們的人,只要付出1分,就會有10分效果,但對奧客,可能付出20分才會得到1分,所以從成本效益上,我們最該做的,應該是每天花1分力氣對家人做客戶服務。


by 褚士瑩@Cheers雜誌人物專訪

11月,託小官的福,我達成了一個人生目標。或者應該說是1.5個。

一個是靠自己的能力(both 體力 and 財力),帶阿爸阿母出國玩。
這次我帶了阿母去京都,達成率50%。
(帶阿爸需要更大的勇氣跟人生智慧,這將是我下階段考驗)
另一個是引導阿母實踐了"別急著吃棉花糖"的人生哲學,
這次的京都之旅有部分是她自己存下來的積蓄,
這讓過去總是主張"活在當下"的她,開始認同"為未來大目標犧牲當下小享受,可以換到加乘的愉悅感動"。

上天最大的恩賜,除了智慧與勇氣之外,

就是祂願意給你對"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本身充滿光明正面的信任。







而另一方面,這趟旅行讓我得到一些重大的體會。重大到我忍不住把它寫了下來。


出國前,經驗老道的徐州愛出國團團員們已經先給小官心理建設,

回國後,40小俐在我才剛點開主題,還沒說甚麼,
她們就馬上發出girogiro及kurukuru,與我下一秒要發出的kerokero產生共鳴。


帶爸媽出國旅行(自由行),不如想像中簡單!不要傻傻的!!(指)
對子女來說是如此,原來對爸媽而言也是一樣的。


對父母來說,能跟小孩一起出國本身就是很驕傲很快樂的事情。

事前一定會大肆跟親友宣傳。
至於看了甚麼風景有了甚麼感動倒是其次,
但是,話雖如此,拍照又是一定要的喔,
畢竟拿著照片回國對親友做結案報告是相當合理且必要的。














又,因為能跟小孩一起出國本身就是很驕傲很快樂的事情了,

而且父母都很會替小孩著想、不要增加小孩的開銷負擔,
所以他們都會說"你們年輕人想吃甚麼我們就吃甚麼吧,我不挑的",
但是沒有準時走進餐廳、吃東西不合胃口,
老人家的身體(或嘴巴)又很會誠實地反映出來,小聲地說出自己的期待;
畢竟回國後比起記住壯觀美麗的神社的名稱,
老人家更容易記住的是某個料理多麼銷魂可口。
(這可能跟逛景點的一部份時間都在找廁所也有關係)










自由行最大的魅力在於,因為自由所以充滿驚喜。

這些驚喜通常在發生的當下看起來像個危機或災難,容易讓人心跳漏一拍,
但當你事後回味起來,你會覺得有趣難忘,
不像跟團,旅行社的某些驚喜,看起來還是充滿安排與算計,太過於人為了。
但是老人家與"跟團"一拍即合的可愛之處在於
導遊說了個笑話,他們就笑了;
導遊胡扯個鬼故事,他們就被嚇到了;
導遊指定個時間,說吃飯就吃飯、說下車就下車、說集合就集合,
說請順便上個洗手間,下一站有點兒遠,他們馬上就放掉300毫升。

與其說驚喜,他們可能更喜歡舒適與安全。


所以跟著孩子們自由行,是他們鼓起勇氣所做的,接近底線的妥協。


因此,我告訴自己,主角不是京都,不是小太陽或小官,

是辛苦把我們拉拔長大的阿母們。
這趟旅行的主題是感恩孝親之旅。





[第三天晚上的側錄]


這一天,我們晚上從嵐山回市區時,

為了研究晚餐地點,在嵐電坐過站,
在迷你月台發生了驚險又好笑的小插曲,
回到市區繼續鍥而不捨地找阿母指定的鍋物料理(幸好有找到)。

吃完晚餐後各自回飯店房間休息,

晚上11點左右,我在飯店用PC center的wifi訊號上網與聯絡cindy,
在這難得的個人寧靜片刻,
碰巧遇到小官洗完澡拿著啤酒跟豬肉乾,以這副德性緩緩向pc center走來。
小太陽: 哈哈哈,你還好嗎?? 你看起來好狼狽喔~
小官: 我在吃司機餐。(超級貼切的形容)




[第四天的遺憾。小官的母難日]


我累到睡過頭,超過約定的集合時間。

小官因此到了精神的極限,忍不住擺出臉色。
阿母察覺,問了官媽。官媽被小官的情緒影響了。
官媽的情緒先針對小官開始,再回傳到阿母與我;
星星之火差點延燒成收拾不了的戰爭。

這讓我想起很多故事、很多人、很多畫面。


例如,在牆上釘釘子的故事。

例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例如,防微杜漸。
例如,危機處理的時機與對象。
例如,目標與手段的錯置。
例如,Ego and Identity。
例如,我們都沒錯,只是不適合。
例如,性格決定命運。
例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例如,傳統威權與民主革命。
例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天下無完人,人生非無痛。






經歷這一趟很特別的孝親之旅,

回想起點點滴滴還是很美,因為我們還是偷渡成功了幾個私自的心願清單。

(1) 與平日看不見但依然存在(疑似都躲在台灣網咖)的前任總裁邱辛蒂




(2) 相隔五年再度相逢的智弘哥哥

也因為哥哥,讓我多了兩個關鍵新發現: 納經本與計程車。






(3) 從接收到給予

告別一年多的"回國兩串蕉"的窮酸,
這次列了很長的禮物清單,再次有機會對我喜歡的朋友們表達我藏很深的感情

(4) 終於吃到町家料理串くら






(4) 在鴨川散步




(5) 坐下來喝了一杯咖啡

當天的嵐山行程,我的膝蓋痛到快往生(照片顯得有些憔悴的原因),
幸虧有阿母的肌肉鬆弛劑、官媽的貼片。
謝謝阿母後來一路都幫我背背包,
她果然是兩位背包客的正港親生母親,真金不怕火煉。




(小太陽的兩個最愛: 背背包的阿母、超好吃的大根)

這趟旅行的體驗,說不上夢幻或完美,
就像秋天的京都一樣,充滿層次,色彩豐富,
對我來說,反而有種更深更濃的感受,
收穫不比2010年待在京都的13天來得少。
(當然,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阿母有玩得很開心吧~)


明年阿母希望可以去北海道,我希望阿爸也可以一起去。
祝我們母女倆能再次實現夢想。太陽系加油!! :)



2011年5月19日

[旅行] 侯硐與ニャーコ

「侯硐(「猴洞仔」)車站」是這一兩年興起的輕旅行景點之一。

引起話題的原因很特別,「因為這裡有很多悠閒的貓,一點都不怕人」,
好久以前,貓同學告訴我。
(後來這個地方越來越出名,越來越多人跟我推薦這個景點...)

由於小時候聽太多黑色奇幻故事跟貓有關,
其實我一直很怕貓,特別是牠們在光線下瞇成一直線的瞳孔。

而從大學時代開始,認識好多喜歡阿貓阿狗(?)的超級好朋友,
還有養貓成痴的前前同事,以及自稱是「貓」的前同事...等
看過各種不同個性的貓,開朗的、笨拙的、甚至自以為是狗的貓...,
就像我因為Odie而喜歡狗一般,我也因此發現了貓的可愛之處。

【中場休息‧回顧篇】









My dearest (小)虎皮 , who let me start to like cats. 
    (攝於2005.6.11貓主人生日派對) 














←日本四大古城-彥根,當地專屬代言人就是
    彥根貓ひこにゃん(Hikonyan)
    到處都是他的周邊商品與石像,
    可惜我們去的那天,麵店老闆娘說他在睡覺,沒有遊行。
    (攝於2010.8.6 彥根‧夢京橋街道) 









←溫柔的(黑)貓同學。 外表犀利冷酷,內心卻兼具火熱與慵懶。真的是隻貓來著。 
    (攝於2011.3.13  creative photo shooting @ 北海岸 )





【中場休息結束‧要開鼠囉】

從南部旅行回台北後開始救(旱)災的梅雨季,
正好從前天停止而放晴,
昨天小官難能可貴地偷得浮生半日閒,
加上這陣子我喜歡上鐵道小旅行的感覺(其實只是坐了火車去饒河街夜市),
午餐過後,我們倆人出發前往距離台北車程約1小時(台鐵區間車)的侯硐‧貓村

這個僅約一「里」大的景點,
因為weekday的緣故,沒有過多的觀光客與單眼相機,
人類跟貓咪大約是一比一,人聲跟貓聲一樣安靜,真的給人遠離塵囂的感覺。

第一隻被小官發現的貓,竟然是躺在車站樓梯的遮雨棚上。
看他睡午覺的模樣,讓這曾是黑麻麻的礦區風光的線條,變得柔和。






















還有在草地上休息的貓。

































侯硐的貓完全不怕人,鏡頭對著他時,他甚至會朝前走過來,
還定格讓我們拍,真是專業。


不會貓語只會日本語的我,在涼亭大喊一聲「にゃあこ!(喵咪)」,
結果兩隻貓朝我這邊走來,
一隻跳上平台坐在我的包包旁,
另一隻則是跳上來看我化妝包裡有什麼(食物?)。

「食よ...(沒有吃的東西喔...)

話一說完,貓竟然就走了...
那個當下忍不住有了「說不定真的能溝通耶」的錯覺。
我想,又是中了萬城目老師*的毒吧。

走過運煤大橋,我們來到日據時代興建的侯硐神社(供奉天照之神,類似台灣的土地公),
但抵達時才發現遺跡只剩下鳥居跟參道而已,本殿的位置變成了制高的平地,沒有再重建。

 ↓參道入口的鳥居
 ↓空空如也的本殿(但視野非常好)
↓往回走到運煤大橋旁的大樹下,貓在乘涼,單眼在偷拍我們(小官發現的)

往車站的另一側,穿過長廊就是侯硐貓村,由一群愛貓的志工照顧。
為了趕六點的火車班次,無法完全效法貓的悠然,
但有隻白得很搶眼的貓,忍不住讓我們停下腳步多拍了幾張...
我學他趴著(真的很舒服耶),我們兩個就這樣互看快一分鐘,
他動都沒動...照「瑪德蓮夫人」的故事來看,他應該是在恍神...(笑)

回到火車站買車票,售票口也有「永遠的列車長-黑鼻」的塑像,
帥氣可愛的程度,完全不輸給日本的ひこにゃん哩!




★關於貓那充滿貴氣的慵懶...

在貓的一生當中,最忠貞不渝的不是對食慾,也不是對性慾,而是對睡眠的慾望。一天二十四小時,貓要睡到十六個小時。以平均12年的生涯來計算,醒著的時間才不過四年。據說就是因為貓老是在睡覺,所以被取名為「寢子(Neko)」。 From《鹿乃子與瑪德蓮夫人》,by萬城目學。



2010年12月1日

[長假Day3-2] 石屛小路。茶寮都路里

2010.7.31 ‧石屛小路茶寮都路里高台寺店

從南樓門走出八坂神社後,沿著指標,
不知不覺來到不小心就會錯過的石屛小路(幸好視角很廣),
它是一條很像秘密通道的小路,因為很秘密,所以有種與世隔絕的幽靜氣質。
通道的牆上還掛了個「靜」的告示木牌。



石屛小路很像復古版的高級住宅區,每戶獨棟建物門前都有幾段石階,
這裡也有料亭、喫茶沙龍、茶道教室等,看起來都頗為高檔,
小路低調優美的氛圍,收服了早上的燥熱肝火,
把我內心深處的那一咪咪氣質給召喚了出來,
一步步走向紀念「農家出身最後取得天下的豐臣秀吉的正室寧寧夫人」的
圓德院、ねねの道(寧寧之道)、高台寺



京‧洛市ねね店鋪有一區聚集的商家,
在小裂庵買了貓同學交代要留意的隱藏名產青蛙﹡
以及「第一輪」的抗暑用品—扇子、毛巾。

再走沒幾步路,就發現了小悍大推薦的茶寮都路里(つじり)高台寺分店
一坐下來,店員就送上兩杯冰綠茶,清涼又甘甜,
對於在大太陽下走路走很久的旅人來說,真的個久旱逢甘霖的小確幸。

都路里的招牌是抹茶剉冰、冰淇淋、紅豆、湯圓、粉粿的各種排列組合,
還可以選擇要不要加ミルク(milk)
最高等級就是特選都路里冰(1050),什麼都有,最上面會有三球不同口味的冰淇淋,
吃完太陽穴應該會凍到開花。

除了傳統但華麗的綜合剉冰之外,
因應年輕潮流,另有偏洋式風格的パフェ(parfait)系列
也就是聖代、湯圓、粉粿、水果、小塊蛋糕的各種排列組合,相當おしゃれ(fashion)的甜點。
同理可證,最高等級就是特選都路里パフェ(1,201),什麼東西都有。
店裡好多年輕女孩兒都點パフェ系列。

原本只打算order清涼消暑的招牌點心,把小悍移交給我們的30元折價券用掉,
但翻翻附了圖片的Menu後饑餓感全來,於是連午餐的份都點了。




小官點的是次一級的招牌都路里冰(882)
也是什麼都有,but only single ice cream on the top
但一上菜時,那種壯觀的魄力還是嚇到我了。

愛鹹食比甜食多的我,則是點了超華麗的冷麵套餐(1260)
甜點是mini版(但對我來說還是很大杯)的紅豆湯圓粉粿抹茶冰。
雖然紅豆超甜,但抹茶冰淇淋的茶味很濃厚(也很奶),兩者搭配起來挺平衡的;
冷麵的料超多,櫻花色的氣質魚板、秀氣油豆腐絲、健康海帶、不用錢灑一堆的柴魚跟蔥花、一大陀蘿蔔泥,
搭配甜鹹度得剛剛好直接喝掉也OK的柴魚醬汁,
全部都是小太陽風的食材,這餐吃得超幸福的。



最後拍了段影片,向小悍的30元折價券致敬!ありがとう~~~






⊙⊙⊙⊙⊙⊙⊙⊙⊙⊙⊙⊙⊙⊙⊙⊙⊙⊙⊙⊙⊙⊙⊙⊙⊙⊙⊙⊙⊙⊙⊙

隱藏名產—青蛙
「蛙」跟「回來」的日文發音都是かえる因此日本發展出很多「青蛙」相關的好運小物,意涵包括:健康回來、戀人回來、錢財回來等,人們希望回來的好東西,通通都可以化身成福蛙,隨身攜帶。相較於台灣人喜歡收藏的貔貅(沒有屁眼的青蛙,代表錢財只進不出),日文玩諧音的意境算是稍微浪漫一點點。J
貓同學說,坊間的京都旅遊書沒有特別炒作這個名產,所以一般只有日本當地人會注意到。去了京都之後發現真的很多地方都有福蛙商品哩。

茶寮都路里官方網站
補充:幾個月後的今天,都路里竟然進駐統一阪急百貨地下街。
座位是開放式的,Parfait看起來也相當道地。但我還是比較懷念京都的古意盎然呀。




⊙⊙⊙⊙⊙⊙⊙⊙⊙⊙⊙⊙⊙⊙⊙⊙⊙⊙⊙⊙⊙⊙⊙⊙⊙⊙⊙⊙⊙⊙⊙


上一篇
[長假Day3-1] 祇園祭閉幕—夏越祭@八坂神社

2010年9月20日

[長假Day3-1] 祇園祭閉幕—夏越祭@八坂神社

2010.7.31 收集到第一個大祭典了。

選在日本頻傳熱中症掛點(熱死人不償命這種說法竟然分毫不差)的夏天來京都,
有很大一部份是因為著了京都Young Adult版哈利波特—鴨川賀爾摩—奇幻小說的魔。

如同當年在J.K.羅琳的催眠下,
很多人都想要去撞9號與10號月台之間的牆;
看完鴨川賀爾摩之後,我跟小官便想造訪京都,
找小說裡的場景,對應每個景點去想主人翁們的故事。

而京都三大祭典之一「祇園祭ぎおんまつり」﹡(也是日本的三大祭典),
在故事裡也扮演了某個關鍵時刻的背景。


這次我們硬喬時間,只能排到七月底的假期,
趕不上最精彩的七月中的山鉾巡行(講台一點就是”花車遊行”),
但對我們來說,有聞到祇園祭的餘香、感染到一瞇瞇慶典的氣息就心滿意足了。

位於四条通底的超級大路衝,紅吱吱的西樓門,
是八坂神社(やさかじんじゃ)的招牌景點,
鴨川賀爾摩外傳的封面,就是取景於此,於是不免俗要來模仿留念一下。






夏越祭從上午10點開始,
祭拜者要穿過掛在大鳥居下的茅草做的大圓圈,去除厄氣,
領取「茅之輪守」(上面寫「蘇民将来子孫也そみんしょうらいのしそんなり」的護符)
以及「粟餅」,一切都象徵著消厄與平安。







我們到達的時候,祭典已經開始了,
但場地不大,好像只有特定的人才能夠進去,
而且看起來有不少官員跟媒體記者。
我們跟其他民眾只能待在疫神社的外圍觀禮,
不過當時我跟小官熱到忙著流汗,實在是也沒有想要進去的fu。

祭典結束後,我們往本殿的位置移動。




拜拜之後,進香購物團的性格再度發作,
我買了祇園祭期間限定推出的
蘇民将来子孫也」ちまき以及吊飾,
差點連御神酒都買了,最後一刻被小官阻止(因為沒有提供試喝,實在不知道好不好喝,哈)。

ちまき是「粽」的意思,但祇園祭ちまき不是糯米做的粽子,
而是茅草做的,有點像掃把的裝飾物,
京都家家戶戶都掛ちまき在門外求保庇,
這跟咱們祖國端午節掛艾草的道理是相去不遠。


就像台灣的大寺廟通常不止供奉一位神祉,
京都的大神社境內,除了主祭神之外,也會有好幾個小神社。

八坂神社裡有個小小的「美御前社」。


很虔誠地敲鐘聲,讓神明聽到「女人我最大」的心願。



還有讓人身心都美麗的「美容水」
如果神社旁邊開一間美容水澡堂, 鐵定會生意興隆吧。


繼續往北走是超大一片綠草地的円山公園(まるやまこうえん)以及山鉾館
円山公園方圓幾公里內大樹很少,大到可以直接看到很遠的山(莫非就是円山)
綠得很美,但也表示我們可能走到一半就曬到熱衰竭,
所以我跟小官決定拍個照就閃人。

山鉾館是平時山鉾擺放的場所,
其實當下拍照時,純粹是想在樹蔭下躲太陽,完全是瞎貓碰到大寶石,
事後才發現山鉾館就在我身後。哈。



後記

台灣的捧由們很少選在夏天來京都,
甚至一年要去好幾趟日本的賈哥也提醒我要有心理準備
(雖然大部分時候他都是在笑我選錯時間),
來了這一趟之後,我才發現京都的熱跟泰國或巴里島的熱,真的不一樣,
俗話說「不見棺材不掉淚」,
京都再美,原來真的也是會熱到一把心頭火牙起來。

後來鄧寶也說,我們到日本的第二天,難得剛好下過雨、氣溫稍降,
她就有預感我們可能會被京都的溫度給騙了。

從這天起,我跟小官每天出門都認命地做好各項「保命防曬」準備。

但是,看了夏越祭,躺過鴨川後,
我覺得總有一天,我會再度在夏天來京都,看正港的祇園祭,
那個擁抱千萬人群(可能也不小心擁抱到汗臭味)的山鉾巡行


★★★★★★★★★★★★★★★★★★★★★★★★★


[祇園祭的由來]

好久好久以前,
因為炎熱的環境容易出現衛生問題,季節交替也較易讓人生病,
京都因此爆發瘟疫,為了祈福消厄,
居民把八坂神社內的神像搬出來,在京都內巡行,祈求潔淨及消除瘟疫。


到了江戶時代,演變成京都各區製作華麗又具代表性的大花轎(日文叫山鉾),
一起在京都市內巡行,規模很壯觀。
整個祭典行事時間,從拜神、把神請出來、展示花轎到遊行,
最後把神請回神社,再拜一次,時間長達整個七月份。

相關介紹:八坂神社官方網站

儘管現代的醫療衛生已經大有改善,
祇園祭還是可以提醒人們:「夏天到了,要注意衛生,多多洗澡」唷,
所以我想,還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滴。

[夏越祭的由來]

7月31日夏越祭是在八坂神社境內的疫神社
舉行祇園祭系列活動的最後一個祭拜神事。

疫神社祭祀的是「蘇民将来そみんしょうらい」,
在很久很久以前,八坂神社的神明(主祭神)素戔嗚尊到南海旅行時,
曾向蘇民將來巨旦將來兩兄弟要求借住一晚,
富有的弟弟巨旦將來拒絕了,
而窮哥哥蘇民將來則答應借住,還熱情地做了粟餅給這位客人吃,
為了報答蘇民將來的恩惠,
素戔嗚尊答應將保護其子孫免於疾病災難之苦。



★★★★★★★★★★★★★★★★★★★★★★★★★


上一篇

[長假Day2] 鴨川。先斗町。柚子元


下一篇

[長假Day3-2] 石屛小路。茶寮都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