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7月23日

[讀書心得]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Sapiens (From Animals Into Gods):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開始看這本書的緣起很特別,好像是第一次這樣。

因為香港的雨傘革命,我讀到一篇文章,寫得相當好:
全民媒體|雨遮革命(Umbrella Revolution)的幾點觀察

然後我在臉書上發了這段文字

2014.10.1
[我覺得我快要讀懂粵式中文惹]
這篇社論寫得很好,可以稍微深入地看香港社會運動的演進以及雨遮革命的現況。雨遮革命Umbrella Revolution這詞很有感染力。
民族主義(這裡指家鄉的認同感)是一直在變化的情感,通常是被剝奪或侵占的時候才會發現它的存在。雨遮革命跟太陽花學運有很多相似之處,在此之前我一點都不喜歡香港人只愛過郭富城,至今卻有兄弟之邦的錯覺(但我仍不喜歡黎智英,他是公民素養墮落的禍首、歷史罪人,他有沒有去坐在中環都一樣)。
然後突然很好奇,人類如此多元又分歧,一路走來是怎麼發展出國家的概念?

(該看點書了)


姝姝在貼文下方留言推薦我看這本書: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
Sapiens (From Animals Into Gods):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從一個疑問開始,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地智慧超展開。(超開心問對了問題!)

不僅內容很屌,連翻譯都很棒,對於我這種既在意美感又討厭做作艱澀文字的人,要找到喜歡的書不容易,而且現在看書的時間少,母數降更低...所以看到可以長知識、增進思考,閱讀起來又流暢舒服的知識性書籍,真的很爽,於是我就在書的側面刻名字畫小太陽了。(好久沒幹撒尿圈地這種事兒惹)

這本書需要慢慢看。重點不在於看完,而是你從書上得到的刺激,所以我從開始到結束,斷斷續續看,隔了8個月,即使一次只看五、六頁都覺得充實。但因為當下閱讀的狀況不同(我很常是在上班通勤的時候看、因為周末都在玩耍),有機會便會在FB上有感而發,摘錄片刻文字如下。

2014.10.13



寫在FB:
目前看完第一部認知革命。講從猿到人猿到猿人到智人(有認知有想像力的猿人)的演化,隨著幾萬年前智人的遷移,所到之處就會遇到大規模的物種滅絕,智人遷移比氣候變遷更兇猛無情。
人類啊人類,最新一波革命是富智人滅絕窮智人嗎?


2014.11.22 星期六上午




寫在FB:
這麼早就進入哲學家模式,我只能說我不上班的狀態都超好。
燕問: 那你崇尚自由多、還是平等多?
小太陽: 我希望自由65%、平等35%


2015.05.01(勞動節還看書,我真的好上進)




寫在FB:
相當有感觸。
我遇到的好人才好夥伴,通常不是因為他們本身頂尖聰明,而是一直擁有好奇心、而且願意捲起袖子去找尋答案。然後解了一關就往前進了一步,再提問…一步一步地,形成了自己的知識版圖。

差距,是這樣拉開的。


2015.05.06



寫在FB:
晚上看紙牌屋,白天看人類大歷史;
就會覺得人類想像力無極限。
對於自己虛構的制度與權力,深信不疑到不惜拿實體的(別人的)生命來交換。
如果我能只當個看戲的賽巴斯丁,該有多好啊。Ohohoh, kiss the girl~~~



2015.05.08



寫在FB: "奴隸是資本主義時代的產物。"


現在再讀一次當時拍下的圖,都還是會再三咀嚼。

小太陽2015年度推薦好書☆ 

2015年6月20日

[讀書心得] Into Thin Air: Death on Everest 聖母峰之死

今天阿爸跟叔叔嬸嬸泡茶聊我,說我小時候(大概四五歲吧印象中)有一天拿了紅白相間的塑膠袋裝了幾件衣服,走到門口跟我媽說我要離開這個家、去住乾媽家。

大學時說我想住宿舍(明明我是台北人)、剛進社會在銀行工作八個月後說我要換工作、當業務當得很開心時又說我想要去日本唸書(但最後只考了3級檢定)、當企劃說我要去京都兩個禮拜、離職後說要去出國兩個月、現在每年出國兩次以上、還有想要…(很多很多)


有人推測離開是因為不愛,但對於什麼都愛的人的心意,又瞭解多少。正因為對自己瞭解的不夠多,每當一想漂泊,興奮熱血與苦痛掙扎便一塊兒(突然想捲舌真的是很有病)襲來。


我只知道,嗑過藥很難戒,圓過夢更難停止做夢。


「血液愈能甜蜜奔流。」




小太陽2015年度推薦好書☆ 

Into Thin Air: Death on Everest 聖母峰之死


想買卻還無法下手的人可以先閱讀: 【書摘】聖母峰之死 

聲稱自己沒有能力閱讀只能看美劇的類文盲-撥撥,竟然主動買了書還一口氣看完,還把書送到我面前,我當然要看。


上段開場文字是我讀了幾頁之後,終於理解想爬聖母峰的人的心態-其實跟我們一樣,只是他們有錢又有體能,所以玩很大。恩,合理。


故事講的磅礡的山地與雪景,這部分像是基本地理知識,

可以額外了解、沒有實用性但超級發人省思的是攀登聖母峰活動是一項商業產品這件事情以及它帶來的爭議性;
最重擊人心的是,跟著故事從各方面去拼湊每個人在生命受到威脅時採取的行動,如果要用"自私"這個形容詞來描述,是非常籠統膚淺的;越讀越理解各種行為,但也因此最後真的只能吐出"阿~人性呀~"這種結論。

文筆超空虛的。


但這書真的太好看了。一顆心跟著起伏,而且有些地方會很無力很難過,

因為...阿,人性呀。還有....阿,大自然阿。
阿阿阿~~(在看這本書的期間,我常抓著小被子或抓頭,突然發出哀嘆跟很想哭的聲音,嚇到在家裡經過我身邊的人。)

這個描述1996年真實發生的聖母峰山難故事,即將改編成電影《聖母峰》,在今年9月25日上映,而且卡司很堅強。


參考資料: 真實山難電影《聖母峰》預告曝光!傑克葛倫霍Jake Gyllenhaal魂斷世界第一高峰


電影預告片: 



我並不是很熱中高山雪地這類題材的電影,因為很怕看屍體/截肢/凍到耳朵掉下來...這些可怕的畫面(對,我就是不喜歡戰爭片/怕死的典型台灣人),看過類似題材的,只有


巔峰極限Vertical Limit ,因為羅賓Chris O'Donnell當時很帥;

127 Hours ,因為我超愛James Franco,連《名嘴出任務(The Interview)》這種大爛片我都願意浪費青春看完;

快樂腳Happy Feet...因為當年企鵝好紅喔...

希望9月要上的電影比書還要好看! 

另外也想要找登山文學來看,因為Into Thin Air在每個章節開頭會引用一段話,都是跟登山有關的,而且幾乎都是曾經登山界知名的神經病登峰高手寫的,例如 Sir Edmund Hillary(史上第一個登上聖母峰峰頂的人),用生命換來的文字都寫得好美很深刻。



2014年2月18日

[回顧]西元2013。民國102。癸巳年。(Part.5 精神糧食)

(1)   Movie

黑暗騎士
Thor 2
朝鮮名偵探(劇情滿妙的、韓式幽默也是滿有趣的)
Star Trek Into Darkness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 (看了兩遍)


Star Trek(第一集)也看兩遍
Before Midnight (愛在午夜希臘時)

席琳:「其實你沒那麼了解我。」
傑西:「但我在這世界上,最了解的一個人,是你。」


亮演人生(義大利片 很可愛奇幻,超喜歡!)

KickAss 12
神偷奶爸 12
飢餓遊戲#2
派特的幸福劇本
雨果出任務
To Rome with Love


我的性愛六堂課 My Awkward Sexual Adventure
天台(公司包場)
總鋪師(8/21颱風天帶爸媽去看)

藥命效應Limitless
Friends with kids
Now you see me
實習大叔(The Internship)
Iron man 3
The Great Gatsby
The Big Wedding
We're the Millers (Jennifer Aniston)
The Switch (Jennifer Aniston)
The Incredible Burt Wonderstone 名魔生死鬥

The Pianist(Adrien Brody)
The Experiment(Adrien Brody)
Detachment人間師格(Adrien Brody)
Exam終極面試
About time

One Day (又看了一遍,每看必哭)



★托斯卡尼艷陽下 (也又看了一遍,不知道總共幾遍...)

Faust(浮士德/德文,在冰島拍攝,相當奇幻)


(2)Book
想好了就豁出去
行為的藝術
Before Sunrise, Before Sunrset, Before Midnight (中英對照版)
What Money can't buy (開智慧了)


(3)   Drama
Mad men Season1~2 (步調慢但很深沉的劇情)
紳士的品格

Legal high S1S2 (相當震撼,也是可以讓腦袋停不下來思考的好劇情)
半澤直樹

News Room S2 (充滿理想的好劇情,思考完媒體的本質後,很想離職脫離共犯結構)
Lie to me S2 (Lightman的書房完全就是我未來的書房)
Walking dead S1~S2(+4的心頭好)
TBBT S6
White color S4


然後Sherlock S3到現在還捨不得看....



2012年3月27日

[香草料理] Bonjour, Happiness

前陣子跟小官、鼻比、姜講、寶貝兒去建國花市買了香草植物--薄荷及迷迭香。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此時,小官的那盆薄荷草,還沒做過Mojito調酒,但已經做完頭七了...R.I.P)



碰巧最近在看一本[法國女人的快樂學 Bonjour, Happiness]
作者Jamie提到法國女人享受生活的各種小秘訣,其中一個便是在自家種點香草植物;
 雖然比不上寶貝兒的"時差身高差年齡差聽力差"不重要,"體力好"最重要的台(北)(黎)戀,
但我與浪漫法蘭西風情也算拉近了一小步囉。

在飲食中加入變化或巧思,能夠為生活帶來很大的百分比的樂趣,
畢竟人類24小時只洗一次澡(待確認),但每天可是要吃三次飯呢。

除了味道、配色、擺盤,對我來說,食材新鮮度所散發出的幸福感,更甚於前者那些飲食美學。
所以,我一直很想效法我的烹飪啟蒙老師Jamie Oliver在美食節目裡的煮飯風格,
走到花園裡拔走一把草,
然後就進廚房變出一道道健康美味的料理,easy-peasy, and healthy!!
我的烹飪啟蒙老師Jamie Oliver。熟識他的緣分是在多年前的某一年,我看了一個具有公益與教育意義又相當正面熱血的Realty Programing,叫做15(Fifteen,澳洲影集)。他在英國經營一家名為15的餐廳,後來打算在澳洲開分店,而且他相信愛煮菜的孩子一定不會變壞,而且會比一般人更懂得尊重自然與生命;於是在澳洲挑選一群戒了毒、悔改向上的年輕人,嚴格訓練栽培他們擁有一技之長、成為廚師,幫助他們找回人生的目標與價值。好多集看得我感動到淚汪汪,還差點想去考廚師執照。




於是,趁我的迷迭香還維持在亭亭玉立的良好狀態,
立馬小試一道聽起來很厲害、做起來很簡單的料理--
醃烤放山古早雞翅佐現摘香草迷迭香,簡稱"迷迭香烤雞翅"


加入很多的蒜末、一咪咪的醬油、七彩胡椒、清酒、一咪咪的蜂蜜(因為一時找不到糖XD)、兩滴香油,還有香香的迷迭香;
然後開始認真地做經絡按摩,讓醬汁可以打通雞翅及棒棒腿的任督二脈。
因為自己做的醬汁比較清淡,當天烤出來的第一批味道比較淡,小官還沾辣椒配。
第二批在冰箱放了二個工作天(因為隔天外出用餐沒開伙),再拿出來烤時,味道就剛剛好了。
配啤酒超棒!!


                                                             不愧是放山雞,小腿真是緊實!!

2012年3月20日

[回顧]西元2011。民國100。辛卯年。(Part Two)

[成長與趣味]


★3月加入Smart Phone一族(HTC Desire)。Google Map解救了我大部分時間的方向障礙,外出行動力稍增。
☆Q1投資失利,學會了一些教訓,謝謝小蔚、謝謝Justin,也謝謝自己的年輕"本錢"。

☆311地震,稍稍震掉了我對日本的focus,日文退步不少,只有藉由日劇to keep picking up 日本語。


★ Music
 (1)3/26蔡健雅台北演唱會Tanya and the Cities(姜講、鼻比、寶貝兒、官館、燕燕、俐安、小菜)  


 (2)12/12許茹芸微醺草莓夜 with貓。聽到Jazz version"向前走"想到+4就QQ了。 


 (3)12/17方大同演唱會with +1,+4,寶貝兒。
 (4)Scott Prairie: City Cafe 主題曲"Julie Ann"的創作者,西門紅樓河岸留言,with Ivy,Maggie,Randy。


 (5)Musical: MAMAMIA in London。
 (5)開始抓更多不同類型的音樂...


 Movie
 (1)變形金剛3: 宏將電影欣賞會。
 (2)雷神Thor: 第一部3D電影,with K, free tickets from乾媽。
 (3)Three Idiots: 出國前為了結交印度朋友的暖身運動。All izz well !! (熱血勵志)


 (4)Brave Heart, Stone of Destiny: 入境電影for Scotland。 

 (5)50/50:"It's not that bad! You would win a casino game,you have the best odds!" Life owns the best odds,   
       50/50,because we won't live twice.
 (6) 星空Starry starry night: with+4、K、寶貝兒。當你遇見缺了一片的拼圖,請不必感傷,或許那是寄情的割
        捨,而非孤獨的遺憾。

 (7) 說謊的男孩與壞掉的女孩: 奇幻影展with Justin。
 (8)Letters to Juliet:Y!英文讀書會會員Selina推薦,很感人~ (小官想去的義大利愛之都-Verona) There is no   "what if" in the real life. Just enjoy those "even if" in your life.


 (9) 歡迎來到德國Almanya - Welcome to Germany。 
 (10)18 meals: with K。關係與人生課題。等待那一聲"叮咚!"


 Book

(1)東野圭吾作品: 眠りの森悪意、 赤い指 (SP也看了,QQ)
(2)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 :超可愛的奇幻愛情故事。萬城目學的麻吉--森見登美彥的作品。
    "突然間,我心頭一凜。在一家舊書店前,有個嬌小女子正捧著一本文庫本認真細讀,配合夏天剪短的黑髮光豔動人,那背影與她極為相像。自她入社以來,我便癡癡追隨她的腳步,注視著她的背影,望了又望,長達數月之久。因此對於她的背影,我可說是「世界權威」,絕不可能看錯的。"


(3)後青春期的詩: 03送我的31歲生日禮物,終於看了,開始喜歡九把刀。
    "分道揚鑣各自轉大人的過程中,依舊把對方十年前的死相與夢想放在心上的,就是能夠陪你同行下一個十年的朋友。"

"愛情還沒有過去,只要勇氣還在。"
(4)飢餓遊戲I、II。(第三集一直還沒看)


(5)鹿乃子與瑪德蓮夫人:萬城目學的輕鬆小品。更懂了一點貓了。

"在貓的一生當中,最忠貞不渝的不是對食慾,也不是對性慾,而是對睡眠的慾望。一天二十四小時,貓要睡到十六個小時。以平均12年的生涯來計算,醒著的時間才不過四年。據說就是因為貓老是在睡覺,所以被取名為「寢子(Neko)」。"
(6)魔術的耳語:看了第二遍。

(7)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從愛丁堡到倫敦到台北...終於讀完了Clara送我的Oscar Wilde浪漫主義作品。(生平第一本有始有終的原文書!!)  

(8)Alain de Botton作品: 哲學的慰藉、旅行的藝術。2012繼續閱讀中... 
(9)漫畫: 銀魂(持續發樓)、爆漫王(我愛工作逃亡癖的平丸老師)、海賊王(好熱血,但真的好難追上集數)


 Drama

(1) 仁醫:老天爺只會給你能熬得過去的考驗。
(2) 韓劇: 原來是美男、祕密花園(經典)、瑪麗外宿中、咖啡王子一號店。接著看韓國綜藝節目(出發吧夢之隊、夜行星、強心臟...) ,開始佩服韓國的某些厲害之處,知己知彼。(去英國交韓國朋友挺好用的)
(3) The Big Bang Theory:看到season 4。四個abnormal年輕天才科學家與一個normal辣妹鄰居的生活故事。IQ180的天才,除了著迷於相對論魔獸星際大戰弦理論基因改造,也有可愛的一面。Sheldon超可愛,我因此學了Soft Kitty之歌。Make all wrinkles on brain but not face。
(4) Sex and the city: 再回顧。
 Edinburgh Fringe Festival:看了10場以上的表演...


 Table Game: 阿彩帶領我進入拉密及說書人的桌遊世界,我真的可以越來越宅了~




 歲末的International Blackboard Photo Project,行蹤遍布: 內湖、北投、板橋、台北車站、烏日高鐵、台中火車站、台中美術館...謝謝大家配合,以及小官不離不棄陪我完成~(不然我一路上只顧小黑板,應該會掉更多貴重物品)


 持續寫blog...期許自己在FB跟Blog中取得寫東西的平衡。

[Remarkable]

★31歲圓夢創舉: 英國遊學2個月。$30萬,平安歸來,收穫無價。
☆漂亮寶貝錢薇娟退休,3/31告別賽with官、阿彩。

★發現自己在最黑暗的底線之下,還有對生命的熱情: 在想要結束一切之際,尋求佛洛依德的協助,也終於看懂了責任。謝謝所有愛我的人。




2012年3月8日

[根性] 不達目的,絕不放棄

2012.3.8 14:00PM  on My wall:

[Being alone is not equal to being lonely]
Looking through the window of my bedroom on the 12th floor, the rain is washing dozens of matchboxe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colors. It's kind of romantic. Well, apparently, I am just struggling to keep focused on my proposal and can't face the music (and the deadline is today)...*tumbling*

不達目的(時間),絕不放棄(拖延)。
這才是真命題。




本周要幫龍哥寫企劃書,
週一早上在咖啡館聽brief,很嚴謹地抓了個deadline叫週四。
也許是有了短期目標,整個人精神抖擻了起來。
開始做很多事情。


無關企劃書。


每天上午起床後,在小官家(或自己家)打掃、洗宿碗;
3/8前要歸還圖書館的一批閒書,不但看完還要抄書摘;
三不五時還在翻另一本[法國女人的快樂學],
寫部落格、寫日記,就是不寫企劃書
把喜歡的幾片CD匯入iTunes跟iPod;
去全聯買了缺很久的拖鞋;
晚上做蒸蛋、玉米湯、切水果,當代班保母與女傭;
看了"那些年"、"喜羊羊劇場版"(陪Goody)、"No string attached(飯飯之交)"電影...
昨天甚至花五個小時在hair salon換一個新髮型!!




平時我最愛拖延、常駐to-do list許久的瑣事們,
通通因為一個大deadline,而被我一一消去了。




阿。沒錯,就是這樣。


這是上個月在誠品翻到的好書:拖延心理學,於是到博客來把它買回家。



到現在還沒認真閱讀它,但半認真半玩笑地把這本書推薦給跟我有同樣毛病的+4。
該書不僅描述拖延的症狀、原因、由來,也提出了改善的建議:


在完成想要的行為後,馬上給予獎勵的效果最大。
"我先去看場電影,接著就坐下來工作"不如"先做點事再去看電影"來得有效。
獎勵是正面的激勵,增加重複同一行為的可能。大腦也會幫你重複成功的行為。
當你達成目標時,大腦會釋放多巴胺(一種讓人感覺良好的神經傳遞物質)。
多巴胺會把負責這些成功行為的神經元網路連在一起,讓你將來更有可能重複這種行為,
這就是"一事成功,事事順利"的道理。


這真是一本好書。
所以,我告訴自己,我必須得去完成企畫書了,然後我要把閱讀這本書當作完成後的獎勵。


只是,不知道明天過後,
這本書會是我的獎勵,還是我的另一個拖延。哈。



2012年3月6日

[赤裸] The Romantic Movement

情緒赤裸完全要看此人在另一人面前是否自覺脆弱無用,對他們的依賴除了讓我們知道自己存在之外別無它途。
我們無法用華麗的文字說謊或咆哮,吹噓或隱藏--
就像蒙田提到死亡一樣,當情緒赤裸時,我們一定是用簡單的法文(或其他母語)描述。


當我告白我的需要時,我讓我情緒赤裸的展現了--我是說,沒有了你,我必然會迷失,
我不見得就成了我裝得這副獨立自主的模樣,而成了一個更無用的人,不太了解生命的過程或意義。
當我哭著告訴你那些我相信你會守密的事情時,如果有天我知道別人也知道這些事,我會肝腸寸斷的。
當我放棄在派對上對人拋出誘惑的眼神,而承認唯有你是我關心的人時,我是在褪去一個那刀槍不入的外表。
我成了一個完全沒有防備,只能相信對方的人,有點像在馬戲團,人被綁在一個木板上,
對方將刀子拋到離我的身體只有幾吋,而刀子是我給的。
我允許自己讓你看到我受辱的模樣,對自己不確定、搖擺不定、毫無自信的模樣,
或是自我怨恨到讓你一無所措(或我應不應該有所措)。
當你在半夜三點看到我時,我是虛弱的,我在生存前不知所措,完全不認同我在晚餐時說的喧鬧快樂的人生哲學。
我學會接受了那重大的風險,即使我不是每天都自信滿滿,
即使你了解了我永無止盡的恐懼與害怕,你還是會愛我的。


{The Romantic Movement} ,Alain de Botton




2012.3.3 Soda Green's Music Concert.

赤裸的勇氣,像綠色螢光棒,像星星之火,從微弱開始,但為小宇宙帶來漸漸堅定、擴大的可能性。

王文華說,"受更高的教育,應該是讓我們更能做某些事,而不是不能做某些事。" 


因此,忙了又忙,傷了又傷之後換來的成長,是讓人更能做更多的事。
生命必須有裂縫,陽光才照得進來。
別困,別想不開,別不饒人,別不饒自己。


獻給所有為愛努力、勇敢追尋的你。


狂熱專輯的最後一首曲目: 近未來。






MV中不斷出現
那過度猖狂於是我只站在千禧橋平視終端的St. Paul's cathedral,
擦身而過的London Tower,
只在畫面一角匆然一瞥的Landmark 大黃瓜、倫敦眼...



2011.9.2. on the Millennium Bridge


我從沒讀過任何對泰晤士河的讚頌,只覺得它是一條河流恰如其分地在一個城市之間蜿蜒守候。
因為K說她想看Thames River的照片(and 如果有薄霧就更好了),
另個K說她為了釐清思緒,請了半天假在泰晤士河畔沉澱心情...


於是,我幾乎徒步每座橋,從不同角度看泰晤士河,
也看,同一時間不同空間的鏡子裡的這張臉孔,是否相同或不同。


或許這是無花果樹中尋花,
或許,
多迷路幾遍,也許就撿到遺失很久的那一塊...





2009 夏/狂熱】專輯介紹


從音樂製作、配唱、母帶後期處理,蘇打綠的造型、拍照、MV全數都在英國倫敦進行。
既然決定前往英國倫敦作專輯,蘇打綠當然做得相當徹底,全數的工作人員從錄音師、錄音助理、樂手、混音師、造型師、髮型師、化妝師、MV導演等都是與在英國當地的工作人員合作。
也是因為如此安排,所以出發前對於工作總有種未知的緊張甚至可以說是有點不知所措。
但全員一到英國倫敦,對於晚上9點天依然亮著,雖然是夏天的季節但空氣中總帶有涼意的奇妙接觸,
沿途眼見復古人文與現代摩登互相輝映融合得又恰如其分的街景,
瞬間消彌了所有不安,也開啟了讚歎英國倫敦「好美啊~」的工作旅程。

主打歌《狂熱》一如字面上的意義,就是直接、執著,

正宗的英倫搖滾風昂首喧囂著蘇打綠始終激昂的音樂生命力,一如夏天的熱情,狂熱得直接。 

2011年12月12日

[UK] On Possessing Beauty 美的擁有

 2011.8.25 Scottish National Gallery of Modern Art One @Edinburgh



在與美邂逅那一刻,我們會有一股強烈的衝動,想要緊緊抓住,占為己有,進而使這美成為自己生命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我們很想說:"我在這裡,我看到了,這對我意義重要。
from {The Art of Travel }  by Alain de Botton


我們致力於求新求變、追求YoY甚至QoQ的成長率,
而歐洲相對在意的是歷史軌跡累積成價值,
在不同的消費文化之下,以及台灣(亞洲?)不斷刺激市場需求的換機戰術,
與歐洲相比,消費性電子產品在台灣(亞洲?)市場相當accessible。


相機一台比一台便宜,一台比一台簡單,拍起照來一台比一台漂亮,
遊記攝影在台灣形成一門顯學,部落格文學成為庶民文化的其中一支流,
漸漸地,我們習慣用相機取代了雙眼,來到美景當前,用鏡頭看世界,用記憶卡存畫面,
將美擁有,將美放上雲端。


在國際背包客人手一本白紙黑字印刷的Lonely Planet當作旅遊嚮導的同時,
+4說她在歐洲遇到香港朋友,由衷頌讚嘆台灣bloggers是華語網海世界的Master of content provider,
某些熱衷撰寫遊記的台灣bloggers,用圖片與文字記錄詳盡的行程景點或美食地圖,成為華人雲遊四海的線上版Lonely Planet。


Yes, this is the Oriental Style. Nothing bad. Nothing wrong.
And we are the MASTER of  travel notes in Chinese.


2011.8.24 Lunch @ Shilla Korean Restaurant.


在我要離開Edinbugh的那週,我和幾個朋友難得相約吃大餐,我又去了一次新羅。
(第一次是偉勝&燕俐帶我去吃的,老闆是韓國人,食物道地又好吃,甚至超越台灣的韓式料理;而聖涵哈韓國菜哈很久了,所以決定再去一次。)


西班牙室友Maria在偷笑,當我跟聖涵將鏡頭對著韓式料理餐廳的食物拍照時。


"You Asian people do like taking photos!"
"Yes, we look at the world only with the lenses, not with our eyes."


其實當我開玩笑這樣回Maria的時候,我已經意識到自身的變化。


在英國的每一天,
我隨身攜帶輕薄短小廣角鏡超好用風景自拍兩相宜的RICOH相機,
比雨傘還寶貝(其實是因為雨傘在這裡容易被風吹斷,後來乾脆只靠連帽皮衣外套擋風遮雨)。
但漸漸我發現外國人真的不太拍照,
同學的相機記憶卡裡通常不是what they'd ate and where they've been, 
而是people they've met,或者是自拍照(愛美的 European young ladies...)。


所以他們似乎不太喜歡在路上(畢竟愛丁堡處處是風景)遇見陌生人拿著鏡頭360度自轉公轉瘋狂拍攝,
然後自己在沒有被告知照會的狀況下,不經意成為清明上河數位圖中的一隻阿貓或一隻阿狗。


當我稍微克制自己的拍照慾後,
我在每個風景駐留的時間變長了,
把一切的異國風情看進眼裡,在心理歸檔,
於是Calton Hill上的National monument,
外型不只是向Parthenon致敬的古典,
長寬高不只是達成率僅有10%的蘇格蘭之恥,
建材不只是灰黑色的大石,
我開始想像當時金主與設計師討論該怎麼打造monument的動機與野心,
工程基金是不是被金主拿去打離婚官司所以花光了,
還是工人偷懶工程延宕所以錢不夠多,
還是設計師算錯尺寸蓋太大了,但又不像魏導這麼努力與幸運,所以籌不到更多錢...
(因為不愛讀書,整個就是很entertaining,而不是historic imagination...)


Whatever, 就像路塔告訴我的:
作品一問世,作者就死了。 一切將由閱聽者來解讀與感受箇中滋味。 

人類自然而然會從內在對美產生反應,也會生出想要擁有美的欲望;這種想要擁有的欲望比較低等的表現如購買紀念品、地毯、把自己名字刻在石柱上、照相等。唯一的方式就是透過了解,讓自己去感覺美的心理和視覺因素;要達到這種瞭解,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藝術(用文字或畫筆)來描繪美麗的事物,不管自己是不是具有這方面的才華。
by 英國藝術批評家John Ruskin。

於是漸漸地,
我對美麗事物的愛與擁有,不只是打勾的方格、遞增的照片編號、從旅遊書撕下的標籤。
有時候,我想像一個虛構故事,
有時候,我寫下一個句子,
有時候,我微笑自言自語,
有時候,我閉上眼深呼吸用全身毛孔進行美的光合作用。
有時候,我還是拍照了,因為希望我不要忘記。


下次,我希望擁有一個畫板,或是一本畫冊。







2011.7.31  I saw a woman possessing beauty at Calton Hill in Edinburgh.


========================================================================
[我不畫美食也不想寫得像食神,所以該拍的還是要拍]


貢獻兩張看了不流口水一定是此人唾腺有問題的美食趴趴照。
我點的海鮮炒麵,大家都說好吃!


罕見不怕辣的外國人(因為愛吃墨西哥食物)Maria點的泡菜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