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sian people do like taking photos!" "Yes, we look at the world only with the lenses, not with our eyes."
其實當我開玩笑這樣回Maria的時候,我已經意識到自身的變化。
在英國的每一天, 我隨身攜帶輕薄短小廣角鏡超好用風景自拍兩相宜的RICOH相機, 比雨傘還寶貝(其實是因為雨傘在這裡容易被風吹斷,後來乾脆只靠連帽皮衣外套擋風遮雨)。 但漸漸我發現外國人真的不太拍照, 同學的相機記憶卡裡通常不是what they'd ate and where they've been, 而是people they've met,或者是自拍照(愛美的 European young ladies...)。
人類自然而然會從內在對美產生反應,也會生出想要擁有美的欲望;這種想要擁有的欲望比較低等的表現如購買紀念品、地毯、把自己名字刻在石柱上、照相等。唯一的方式就是透過了解,讓自己去感覺美的心理和視覺因素;要達到這種瞭解,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藝術(用文字或畫筆)來描繪美麗的事物,不管自己是不是具有這方面的才華。 by 英國藝術批評家John Ruskin。
不過我說的是,
excluding "I am falling in love at the first sight" and "You had me at hello",
扣除這類前幾世修成的福報善德之外,
正所謂萬事起頭難,
到底要如何進入Phase of " Pre-Love"--
這個讓你通往對某人說(或聽某人說)通關密語"I love you"的命運大門前的機會庭院?
Is Love, to you, a question of biology, psychology, or mathema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