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的記性不好,能歸咎的原因可牽拖到祖宗十八代,然後列出百百種,例如:
因為小時候對很多事情過於敏感在意,長大後以「刻意遺忘」的反動讓自己好過一點,然而將達爾文定律發揮到極致,便演化成了「健忘」。
由於相當自我中心的自戀傾向(這幾天得知「自戀」是我的本命),不自覺將記憶過度包裝,常把自己視為大河劇裡幕府時代萬人之上的將軍,寫出煽情或扭曲的歷史。但又知道歷史是主觀的紀錄,而不敢盡信,所以對自己的記性會產生一種矛盾的不信任感。
身邊有太多記性一流的親友(例如高中時的40、大學時的香君、中生伴侶小官),導致我會偷偷把他們當作暫存記憶體,結果自己沒有備份。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比較sensitive,將太多情緒寄託在精彩片刻的當下,導致身體放鬆的自然反應(大哭、大笑、大high)變得強勢,抑制了腦部的理性運作(記錄、歸納)。熱情褪去後卻記不太清楚事件的客觀本身。講白話一點就是,常常nature high過頭了。
過度依賴記錄生活的數位工具(手機、相簿、部落格、對話記錄...),導致沒有被紀錄的事物,在腦袋裡消失得更快了...
年紀大了,記憶力衰退(這點應該不需要贅述)。
記得前一陣子看到一篇報導主題,關於「有個研究報告指出愛看電視的人記憶力容易衰退」。
儘管我的記性本來就不是太好,
但天生耳朵軟的歐巴桑性格,
讓我對於鄉野軼事、民俗傳統、沒有註明資料來源的研究報告、100年前就沒有公信力的媒體報導等等,
偶而還是會抱有「寧可信其有」的謙卑之心。
所以從看了那則新聞後,除了看電視尋求放鬆之外,我會強迫自己多多閱讀。
Reading is a good thing。
Information couldn't be compared with Knowledge after all。
文藝青年阿喵常常會在我桌上放誠品來的小說試讀本,坐公車的時候可以偷時間翻翻,看完了就想買整本回來看。 最近看完的Darling Jim 就是這個SOP底下的產物。在更之前,阿喵借我的31歲又怎樣,也多多少少撫平了我即將告別29的焦慮。
另外,小官有看推理小說(特別是日本近期的幾位大師如宮布美幸、小川洋子等)配啤酒的嗜好,長期累積一整櫃的推理小說,讓我在家蹲馬桶或上班坐公車時,都有閒書可以配耳機的音樂。
Reading is really a good thing。
用眼睛看,用心感受,用腦袋想像畫面。這就是書本與電視不同的迷人之處吧。
現在在看一本叫做「博士熱愛的算式」。開頭第一句的幽默就吸引我了。
我和兒子都叫他博士。博士則叫我兒子「根號」,因為兒子的頭頂平坦得像個根號。...
「只要使用根號,就可以給無窮的數字、肉眼看不見的數字一個明確的身份」
另外,我喜歡這段話:
無論何時,無論怎樣的場合,博士向我們尋求的並非正確答案而已。他不喜歡我們一言不發地陷入沈默,卻很樂於看到我們在苦思冥想之際犯下出奇不意的失誤;如果能夠因此激發出隱藏在問題背後的新問題,更令他樂不可支。他對正確的失誤有一種獨到的品味,即使我們絞盡腦汁都想不出正確答案,他也可以讓我們產生自信。
這畫面曾經出現在我的記憶裡。
我想起在優仕網的會議室裡,無數次的brain storming。
大家天馬行空的丟出想法、討論可行性、用白板畫圖想像畫面,
有的點子知道說了會被嘲笑還是要說,
有的點子離開會議室後仍是茶餘飯後的話題,
the stormed brain never felt exhausted。
當時,我們的眼神總是閃閃發光,
當時,我們擁有自知是井底之蛙的自信與歡樂。
走出井底時卻發現,原來在大世界裡建構brain storming的平衡機制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還是,其實我身處另一個井底?
結論是:閱讀果然比看電視容易喚起記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