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5日

[陽光]漆彈生存遊戲‧之‧聽媽媽的話多加件衣服

第二場經典戰役是「空軍一號之元首護衛戰」,
劇情設定是總統(由進攻方的班長飾演)親自指揮作戰對抗恐怖份子,隨扈人員必須要有以身餵彈的效忠精神,先取得指定地點的盾牌,再護送總統到指定的機場搭乘空軍一號。防守方的恐怖份子將盡力掃射阻撓,元首頭部若被射中漆彈,則算進攻失敗。
依照慣例的大合照(最後方高舉面罩的眉菱男友依舊相當之high)

相較於城市攻堅戰,這場戰役是在陡坡進行,
而且有樹木、巨岩、大鐵桶等做為屏障,十分具有真實感,
儘管所謂的指定機場是個很像土地公廟的水泥方洞,
但大家仍然興致勃勃充滿期待。

這次攻守交換,我們藍隊負責待在下坡的位置,找遮蔽物掩護來防守,
教練提醒我們,關鍵是用來保護元首的盾牌 ,
在比賽過程中要盡量拖延對手取得盾牌的機會,才能守下來。

(比賽前May拿著把玩的Police盾牌,先作個示意圖)
經過班長老大的部署,大家各就各位開始作戰。
一開始,紅隊派了踢踢當掩護用的供品,負責亂跑,耗損我們的子彈,
同時另一邊的人員偷偷往盾牌的位置移動,
紅隊進攻得很積極,敵我雙方自然是氣勢磅礡的陣陣槍林彈雨。

(沒寫完!!!!)

2009年11月24日

[嘆兮] 新聞只有40%的可信度

雖然蘋果日報小編一直在我plurk的朋友名單內,
但今天我是第一次看到了壹蘋果製作的動新聞。

史上最大案 30秒搶7736萬 4煞兇狠開火劫金商

壹傳媒打算推出動畫模擬的新聞時,就一直引起很大的爭議話題與討論,而當我看到名符其實的動態新聞內容時,內心真的有很大的衝擊。

星期天跟優仕網的老同事們去至善路的野外訓練營打漆彈、烤肉,當國小老師的大嫂看到用來生火的火柴盒時,很興奮地大聲問:

"這個可以給我帶回去嗎?我們班的小朋友沒有人看過火柴盒耶!而且我去雜貨店也買不到...小朋友們都只知道打火機而已..."

說著說著,我們便開始討論現代小孩對於許多生物或物品缺乏認識,而且這樣的狀況我也聽過很多大人提到,例如:

小朋友以為稻米跟鳳梨都是長在樹上的;
蘋果本來就沒有皮;
魚生下來就是一片一片的,不知道有頭跟尾巴;
豬就是圓圓的一片漢堡肉,不知道有四支腳...

"對自然環境的認知匱乏"跟"對新聞事件的過度演譯",這兩個現象極端並存,
關於未來的小孩們的腦袋到底會裝下甚麼東西,我感到相當慌恐與害怕。

回憶國小的時候,身為都市小孩的我沒看過田,但還得硬背社會課本裡種稻的流程,農夫翻土、施肥、插秧,因為台灣是農業立國的國家;
現在農田變別墅,目前的WTO以及未來的ECFA,讓台灣農業經濟更加萎縮;
大家可能以為所有的菜都可以種在同一個叫做開心農場的地方,一直用錢買肥料花幾個小時就可以收成...

10-20秒演完一樁持槍搶劫案,幾聲槍響,犯人拿走了7700多萬。
比海綿寶寶跟派大星計畫做一件蠢事還快。
一切速成簡單,社會的犯罪現象,跟沒頭沒尾的魚(片?),一樣。

我們期待,從這樣的畫面裡,青少年們能夠得到甚麼啟發?

對於宇宙萬物,值得我們花時間去發掘探究的事情深不見底、廣不見際,
為什麼腥羶色的新聞事件卻總是擁有這麼大的閱聽市場,
大到動用這麼多人力,頻道,時段來播送以外,
現在竟然還開始出現了"新聞創作"的媒體。

可悲的是企圖殺出血路的媒體,還是收看媒體的觀眾?

2009年11月19日

[某物]理想的世界

今天中午跟小派,Frank出門吃飯散散心,

沿著伊通公園,拖著沉重的腳步,聊著工作的事情,

眼尖的法蘭克看到向來緊密門扉的Gallery,

敞開著讓人一眼可以望見牆上的設計作品,

大門正中間牆面的畫,顏色鮮豔地吸引著我們,

於是我們走了進去。

它叫做。。。

【理想的世界—亞洲新興藝術家群展】



邀請來自泰國Attasit Aniwatchon(阿塔希.阿尼瓦鐘)、中國的孫遜、台灣的陳敬元、許尹齡用不同的思維呈現對於理想世界的藍圖與疑問。



逛了一圈(其實也只有約莫1.5個隔間的空間),有個作品很快地吸引了我們的目光。

它其實是5幅畫銜接起來的連作,

其中兩幅,看起來是有人拿著很像馬(或某種四支腳的動物)皮的囊袋,鬆鬆垮垮的,

裡面塞了很多看不出來是甚麼的東西,

很像腸子滿出來、又很像塞了垃圾....


法蘭克說:這幅畫好像我們在提案時的樣子。



一團混亂,好像甚麼都有,又好像甚麼都不是。



我跟小派完全地附和點頭。


jolene5719 拍攝的 21世紀少年‧游牧座標-陳敬元。
回公司時上網搜尋不到那幅畫,好可惜(應該要偷拍起來的),只找到最接近的作者作品圖


因為真的太貼切了,我馬上轉過身去找作品介紹,

而這作品竟然很神奇得就叫做: Let's talk about something。

我們三個都笑了。

ya~let's talk about something。

Something which is nothing ...or something like shit 。

2009年11月4日

[轉錄]我不要白紙

剛剛在噗浪上看到朋友的噗,噗文開始於徵才廣告...


A 說
誠徵 PrXXXX媒體企畫,1-2年工作經驗,有網路產業工作經驗佳

B 說
大家硬拼嗎?不過都沒有強碰到職缺耶~

C 說
叫一家小公司解散剛好大家可以分一分...

A 說
那是要猜拳還是要擲骰子

D 說
白紙、肯學、耐超、好用、有想法....

A 說
我不要白紙,超怕白紙的

C 說
一不小心白紙變白癡


=============================================================


有時候聽小官講NTU白目學弟妹的事蹟,我都替他們捏一把冷汗。
更何況在這個失業率飆高的環境下,新鮮人的未來真是堪慮,
雖然不是少子化的掌上明珠,但我好慶幸生得逢時。


所以說,30歲真好。(自我安慰)

2009年11月2日

[轉錄]你該知道的共犯結構

"挺國球 救兄弟" 球迷大遊行
更新日期:2009/11/02 10:01

兄弟象多名球員陷入打假球疑雲,球隊一度傳出可能會被解散。週日下午上千名球迷,從兄弟飯店旁遊行到體委會,他們不只要救兄弟,更要挺台灣棒球。各職棒球隊的球迷齊聚一堂,很多人還全家出動,對他們來講,職棒是生活的重心,希望政府能支持職棒,繼續營運。

球迷們聚集起來,從兄弟飯店旁的慶城街,一路遊行到體委會,他們共同的心聲是要拯球台灣國球─棒球。來這裡不只是要救兄弟象隊,更要一起來挺台灣的棒球,無論是象迷、獅迷、熊迷或牛迷,大夥心連心。遊行隊伍中有很多是全家人一起出動,小朋友穿起兄弟隊服,模樣可愛,他們童言童語,立志要當職棒球員。

挺棒球的隊伍到了體委會前席地而坐,挺乾淨國球的連署布條全都簽滿了字,台北市長郝龍斌也趕在遊行前來力挺,大家都希望台灣的國球能傳承下去,不希望因為假球事件,讓我們的下一代沒有棒球可以看。(民視新聞台北報導)

==================================================================

一開始知道小曹的事讓我很賭爛,
後來看到小太陽黃正偉,季後賽MVP買嘉瑞也被羈押,讓我很難過,
而前幾天讀了黛玉娘轉錄的某位研究生寫的文章,
才讓我對打假球的問題有了比較全面性的認識。

在球迷遊行連署、總統或政治人物或主管機關公開喊話的激情過後,
大家真的該好好想想,自己在每場選舉所做的選擇,究竟是不是也成為了摧毀國球的幫兇?

==================================================================

你該知道的共犯結構 by鄧克保


職棒反覆傳出黑道涉入已久,打從第一次爆發的時報鷹案件,背後勢力的成分都是相同的:「民代和黑道掛勾簽賭或當組頭、司法程序不公、檢調警方配合黑道、清白司法檢調遭受背後集團的壓力而案情拖延,或直接不了了之」。而讓簽賭像野草一樣春風吹又生的癥結點,正是蔣家留給台灣最大的危機「黑道治國」。大家都把眼光放在球員的操守上,其實真正讓問題一再發生的是以銀彈攻勢、和暴力脅迫球員就範配合的集團。球迷應該要知道背後問題的癥結點,更要記得是誰借用黑道與組頭涉入職棒。過去真的認真去看過這些報導的球迷又有幾個?就連台灣棒球維基相關頁面上也見不到真正罪孽重大,且被定罪的民代、組頭、黑道的名字。大家只關心是哪些球團球員涉案,還沒定罪就罵一罵,殊不知情況不是沒有工作保障的球員們拒絕就可以杜絕。

  有些球迷看到米迪亞疑與黑道合資檢調臨時搜查,並有教練球員遭到約談,疑似黑道球團要求球員配合放水的新聞,指出早已看破聯盟胶手,接下來聯盟反應不外乎是,第一、假裝驚訝並譴責涉案球團球員。第二、不論司法結果開除有傳聞的球員。第三、開個自清宣言保證絕對不打假球。之後就像沒發生過這些事情一樣,頂多再開個研討會,請幾個顧問就說已經有防護小組,但就是不肯從建立制度上著手。

  這些球迷接著不外乎對球團聯盟的無能失望透頂,譴責球員道德淪喪,並且說再也不看中華職棒。要不然就擺出早就不看中華職棒很久了所以比較清高的樣子。如果球迷看新聞只看表面,那也不用期待聯盟有什麼改變。這次新聞背後可疑點很多,大家不去注意就讓操作的人得手。我尤其不滿只罵球員操守,和部份非米迪亞球迷幸災樂禍的言論。如果沒經歷過第一次職棒簽賭案就算了,經歷過那麼多次簽賭案的球迷還說這套,還只看到新聞的表面,不也像球團聯盟一樣被人看破胶手嗎?

  以下借由歷年最後的判決來驗證「民代、黑道、檢警、司法、聯盟、球團、球員」這個共犯結構。看懂最初發生時報鷹案,就可以發現背後不斷重複的模式。其中又分「民代、黑道、檢警」的威脅利誘,與「司法、聯盟、球團、球員」的隱瞞消音兩個不同類型的結構。

[轉錄]小故事,大智慧

法國著名化學家巴斯德有一次去巴黎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時,
住在一家旅店,旅店服務人員見他衣著樸素、行李簡單,
以為他只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客人,就把他安排在一間偏僻陰暗的小房間裡。

後來服務員無意中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 巴斯德 教授時,
趕緊跑來要求幫他更換房間,並且向他道歉說:
「我以為旅客的闊綽和地位,和他所攜帶的行李是成正比的,所以將您認錯了,實在是很抱歉!」
巴斯德笑著回答說:
「不!我認為一個人的擺闊和他的無知才是成正比的!」


一個真正有身價有實力的人,是不需靠擺闊來提升自己地位的!

================================================================

一位年輕男子,在風景區遇見一位漂亮有氣質的美女,
一直跟在她後面走了很長的一段路,最後這位女郎忍不住轉身問他 說:
「你為什麼一直老跟著我?」
他很誠懇的對她表白說:
「因為你是我所見過最美麗最有氣質的女人,請妳答應我,當我的女朋友!」
女郎回答說:
「現在只要你回頭看,就能看到我妹妹, 她長得比我還漂亮!」
那位男子聽了,馬上轉過身,但看到的只是隨處可見到的普通女子。
「妳為什麼騙我?」他質問那位女郎。
「是你在騙我啊!如果你真的喜歡我,為何還要回頭看呢?」
女郎回答說,接著轉身快步離去。

面對已經擁有的,人們往往會不加珍惜,這不僅是對別人,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傷害和損失。生活如此,人生也如此,游移不定的目標只能讓人前功盡棄、一無所獲!

================================================================
中、俄、法、德、義籍人士相約以酒來顯示自己民族的文化,
中國人拿出釀造精純的茅台,俄國人交出伏特加,法國人的香檳,
義大利人亮出葡萄酒,德國人取出威士忌,眾彩紛呈。
此時老美不慌不忙將所有的酒都倒出一點兌在一起,說:
「這叫雞尾酒,它體現美國的民族精神....博採眾長、綜合創造!」

一個成功的人不是他們比別人行,而是能善用他人的長處!

2009年10月26日

[日蝕]青春太好

青春太好

「生命是一樁太好的東西,好到你無論選擇什麼方式渡過,都像是一種浪費。」

有一半的人為了自己的用功後悔;另一半的人為自己的愛玩後悔……
只因為太年輕啊,以為只要換一個方式,一切就扭轉過來而無憾了。
然而事情不是這樣的……青春太好,好到你無論怎麼過都覺得浪擲,
回頭一看,都要生悔。

 
我們無論或讀書或玩,或作戰,或打漁……恰恰好都是另一個人嘆氣 說他遺憾沒做成的。
                        
《張曉風,只因為年輕》


青春太好,好到你無論怎麼過都覺得浪擲,回頭一看,都要生悔。


說得真好。


偶而內心那個"當年應該怎樣怎樣..."的聲音出現時,或許代表著對青春的珍視吧。

而今天永遠比明天年輕,當下那刻都是該把握的青春。

==================================================================


今天的陽光很柔和,但心情低潮到再度觸底。
想拋開現階段的疲累與煩悶,
明年將再度站在人生旅途的轉運站,
而我卻不是那麼確定該往哪個路線,或者想去的路線有沒有車可以抵達?

夢想裡都是別人,卻沒有自己,這似乎又是另一個傷腦筋的課題。


中午不巧小官得開會,無法來個陽光午餐私會。

一個衝動坐上計程車來到台北光點,

在草地上曬太陽跟龍哥講電話,抒發心情。

吃著導演沙拉,喝著義式熱可可,在紙上粗略計算積蓄與願望的差距。


人生的路上只有自己跟自己的影子。

而之所以沉重,是因為所愛之人。

而之所以輕盈,也是因為所愛之人。


然後,我帶著無解的白紙黑色又坐計程車回到公司了。


--
生命的意義不在追求答案,答案只是另一個答案的問題,生命在於去體會與經歷,不管生
活在哪裡。各種人有各種人的滋味,各種人的課題。

2009年10月2日

[日蝕] 結婚

是不是人類到達特定年紀之後,接到紅色炸彈時,內心就容易波濤洶湧。

2007年10月,二姐的婚禮,我是她的wedding planner;2009年1月,40的婚禮,我是打雜的陪嫁。

"結婚"這件事情距離我很近的一刻,是在上個月中看伊莎貝爾的12星座求婚影片時。
我還跟小官、念潔、布丁在MSN上聊哪個橋段好浪漫。
還在會議上跟客戶分享這個案例。


我錯過了今年夏天的三年11班國中同學會。
今天,國中同學皓中在MSN上通知我,1號明年初要結婚了。

「結婚」這兩個字離我又更近一步,近到我有種鼻子貼著鼻子,被兩隻眼睛瞪著的壓迫感。


雖然說,結婚幾乎是所有人的必經階段,
但是聽到自己人生的第一個男友即將與一個很可愛的女孩兒共築家庭時,
內心的震央先是引起了一陣海嘯。

海灘上的往事歷歷被海浪洗去後,我說
:"哇~我不想去,我要躲起來療傷。"

"why?"

"總是會有種失落感阿,畢竟曾經愛過,哈哈.." 我說。

"老大阿...是不是你們這群高能力者才會這樣勒。當初是你還是他,覺得兩個不合適阿,當初大家都還年輕。挖哩勒...好像扯遠了,少三八了拉..."

"是沒錯,但就是因為很年輕,所以很深刻呀。...我不知道耶,我沒這樣面對過這種場合。不知道我到時候笑不笑得出來。"
但我想以我的正面強迫症,應該還是會燦爛地笑的吧。


"原來1號那麼利害,我懷疑你現在對男人失望,是他害的。"

"屁啦,他算是拉高男人平均的,好嗎?"

"難怪...那些我以前追過的妹子都會發帖子給我...因為我是用來拉低男人水平的。....反正你現在又不喜歡男人。"

"我沒有不喜歡男人阿,我只是正在喜歡一個女人。"
我們總是太過於二分法。


透過落落長的對話,海嘯過後,心底下起陣雨,我撐了把便利商店賣的50元的傘。

"我認真想想,如果不是我身邊的男人都很包容我,讓我有勇氣任性,我應該也不敢跟女生在一起。"

"你阿,你知道嗎?你是天之嬌子。有一個好的頭腦,一個好的臉蛋,一個討人喜歡的氣質。但偏偏就是這樣,讓你這傢伙 很任性。"

"我以為我資質普通,外貌平凡,性格忽男忽女。"

"所以才說你是 任性。你們這些越聰明的人,越不容易聽到與看到,其他人對你們的看法與意見。 "

"恩...這是真的。"

"甚至也不容易察覺,人 對你們真正的感覺...也容易被社會的價值觀,而界定出人跟人的等級。"

"所以我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以為別人很包容我,其實都在背後被紮小人嗎。"仔細回想,我說,

"我覺得那時候的我,太重視精神層面的感受;但看東西的方式確實又太表象。很矛盾。"



當記憶拉到小時候,心情更容易激動了起來。回想起過去的點點滴滴,眼眶引起發熱的土石流。

此時此刻,我好想來杯酒。

"也許是17歲的你,考的是好學校,成績又好,在學校人緣又好。到哪裡都是頂尖份子。所以不自覺的迷失了自己。"

迷失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還是對未來的伸手不見五指,或是彼此影響?
改變的究竟是旁人、環境、時間還是自己,真的很難評斷。

"
所以那時候 我也找不到方向 ...恩 曾經太過年輕。" 我的內心真的是無比惆悵。

"至少,你現在找到方向了阿。"
皓中今天一直在扮演冷靜成熟的角色。不過他也向來如此。

"但是,當我們現在清楚知道了之後,單純的感動卻越來越少,這就是長大吧。"


當我整理完這番對話,我發現,我在悼念的,除了是我跟 1號的那段青澀不懂事的短短戀情,
或許更多是那,屬於我們年少時代無法取代的純真。

動不動就排在一起的緣份。
( 他是男生的1號,我是女生的1號 ,女生從31號開始。)

不打不相識的轉變過程。
( 我負責管秩序,他是第一個把我氣哭的作亂份子。我們一開始是仇人。)

他栽培出我下流低級的幽默感。
( 後來我們成為常常彼此互整,默契十足的玩伴;國中時期我喜歡上男生3號,一直到上大學,精神上;
但因為太喜歡對方,反而導致我跟1號相處得比較自在。)

把他家當自己家的依賴感。
( 高二我家搬到三重,離開了最愛的北投。上大學前,我常回到北投,每天打籃球打到瘋,因為我住很遠,下午就常跟大家窩在1號家。
而那個暑假,我才發現原來他一直都喜歡我。大一上學期,我們就這樣在一起了。)

後來說不出為什麼喜歡他卻又不想在一起的混沌。
(當時我在台北的台大,他在高雄的義守。所以大家可能都以為我見異思遷,事實上我當時對人生還真是迷惘呀。)


"老大,我不知道你最近受到啥打擊,還是只是剛好聽到1號要結婚的消息,心有所感。但是這種感觸,讓我覺得是只有在壓抑很久的打擊下才會這樣ㄟ..."

我身邊的這些國中同學們,總是體貼又纖細地,安靜的陪伴。

"對我來說,你們這群國中同學就是一直很照顧我的男人們,感覺我這輩子應該遇到的好男人的quota都在這時候用完了。"

"還好我都沒啥照顧你,那現在讓我補償你吧!哈哈哈...用過的都說棒..."

對了,他們也常常這樣用膚淺的方式,叫人輕鬆樂觀地看待人生。

紅色炸彈,是一對伴侶幸福承諾的開始

但也是兩個人各種relationship (親情、友情、職場等等)產生變化的起點。

很多界線會自然浮現並相互纏繞著,旁人說是羈絆,局中人說牽手到永遠。

關於變化後的失去,老天爺賜給我們回憶的能力來補償,將美好的部分永遠保存下來。

讓大家一起,各自走向幸福的那一端。





夏が過ぎ 風あざみ
誰のあこがれに さまよう
青空に残された 私の心は夏模様

夢が覚め 夜の中
永はが 窓を閉じて
呼びかけたままで
夢はつまり 想い出のあとさき

夏まつり 宵かがり
胸のたかなりに あわせて
八月は夢花火 私の心は夏模様

目が覚めて 夢のあと
長い影が 夜にのびて
星屑の空へ
夢はつまり 想い出のあとさき

夏が過ぎ 風あざみ
誰のあこがれに さまよう
八月は夢花火 私の心は夏模様

夏日時光流逝 微風吹拂紫陽花
憧憬的那個人 使人迷惘
被青空遺留下的 我心仍是夏日情景

當夢醒時分 夜半已深
永遠的冬日 早已闔上了窗
就這樣呼喚著吧
夢想其實是 回憶的前與後

夏日的祭典 通宵的篝火
迎合著胸口的鼓動
八月有著夢想煙火 我心仍是夏日模樣

當睜開雙眼 夢境的痕跡
正拉長著黑影向夜晚延伸
朝向那繁星點點的天空
夢想其實是 回憶的前與後

夏日時光流逝 微風吹拂紫陽花
憧憬的那個人 使人迷惘
八月有著夢想煙火 我心仍是夏日模樣

2009年9月10日

[創意]蠟筆小新v.s.働きマン

全家的蠟筆小新活動上線囉~

雖然我不愛蠟筆小新,
但連去迪士尼看遊行都可以哭上三回的我,
對真人比例玩偶真的招架不住...好可愛唷~

穿著超人氣卡通人物裝的表演師,
應該是世界上僅次於大堡礁島主的夢幻職業吧!!!



不過,有個噗友發現,蠟筆小新廣告跟日劇"働きマン"的表現手法都一樣來著。
我是沒看過那個日劇,但那幾位上班族的舞也是熱血又可愛捏~
建議每日早上有在搞朝會這種鬼玩意兒的公司行號,長官們可以參考參考。

2009年9月7日

[夢想] 謙卑的正義

大四那年,我修了陳聰富老師的民法總則,
如果我在大一的時候就認識他的話,
或許我會嚐試轉法律系或修更多與法律相關的課程,而不是雙修經濟了。:P

某種程度來說,他應該也算是個熱血教頭,
他讓我願意相信在這個社會上追求公義的這種事還是有人在乎的,
而且那個人不是弱勢者,而是能力優異的人(或許他的優異來自於理想的驅動)。

在那個動盪獨裁的年代,可以淬煉出這樣的抱負,
有時候我在想,是不是當時因為不正義的形式很直接、很單一,
所以醞釀出反動的力量相對也強烈。

而在這個年代,
不公不正的手法五花八門,承載輿論與資訊的工具亦多元,我們可能被單方面偏頗的訊息蒙蔽了耳目;
國際化的趨勢,資源移轉的拉鋸已經不僅止是城鄉之間的差距,而是國際或洲際,一目了然的貧窮或掠奪也許離我們很遠,但它依然存在;
金融與科技的發展讓人更聚焦於貨幣價值的競逐、或充分表現自我,於是越來越多人不在乎自己周遭的環境是不是正在被不正義所侵蝕,或出現異常的警訊。

這種失衡的正義,已經龐大到超過國家怪獸所及。多數人,於是選擇了與怪獸共舞,與數字為伴。

我希望,我永遠不要忘記老師說過的話。

=================================================================

※ [本文轉錄自 ZZZZZZZZZZZ9 看板]
來源:台大教學發展中心
網址:http://ctld.ntu.edu.tw/epaper/?p=1072
時間:2008.09.01
撰稿:講 者:陳聰富(臺大法律學系教授)
文稿整理:劉蘊芝(臺大外文畢)
我的學思歷程: 陳聰富

今天來跟各位談談一些讀書的想法。一開始準備這個演講時,我不知道該講些什麼。我的女兒告訴我:「爸爸,你求學的過程很奇特,講這個大家比較不容易睡著。」因為我喜歡說故事,所以今天我會講講自己的故事,也講一些別人的故事。

叛逆少年郎
今天的中國時報有一則廣告,上面寫著「法律的外衣,黑道的行徑」,這個刊登廣告的人把法律跟黑道擺在一起,跟我今天要說的主題有點相關。因為我知道今天在座的同學,有一批人未來會當專門罵法律人的科技新貴;另一批人就是專門被罵的法律人;另外一批人兩邊都罵,就是社會系的同學。

法律人在社會上經常成為眾矢之的,為什麼我還要念法律呢?
首先我先介紹我的生長環境。我讀書的時代是國民政府禁止在學校講台語,講了要掛牌子,還要罰錢的時代。但是我的小學同學都是窮鄉下人,沒有人會講國語,因而大家都講台語,學校也就無從罰起。

我所處的教育環境也很糟糕,當時我念的是所謂的放牛班,在小學的班上,同學們的經常活動,不是讀書,而是和同學打架,而且還男生女生分兩隊打架比賽。代課老師來上課時,發現連最簡單的社會課本裡的內容,都沒人會。在那時候,沒有人會相信像我這樣的人會當上台大法律系教授。

我所受的教育是有嚴重城鄉差距的教育,還記得國中第一堂物理課,老師要求我們回家量自己走一步路是幾公尺。第二堂課時,老師說,你們班很奇怪,竟然有人走一步是 1.2 公尺,豈不是用跳的方式在走路。 那個人就是我。因為我是用媽媽做草斗笠的台尺量,根本不知道什麼叫一公尺。

在窮鄉僻壤長大的我,之後跑去念台中師專。念師專時,我最常跑去台中中華路的舊書攤看政論雜誌,也看了很多小說。在那個時代,我覺得受益最大的事就是讀小說,所以我經常建議同學,上大學後少去唱歌,多讀小說,一個人性格的養成是讀小說得來的。念師專時我很叛逆,有兩件事可以證明︰第一件事是,當時的師專生都有公費,教官規定要用剩下的公費買下學期的新制服,否則教官就不蓋章,也就是不能註冊。當時的教官權力是很大的。但是我的錢被媽媽收走了,沒錢買制服。教官上午不讓我註冊,我下午就跑到校長室去陳情,之後是校長秘書幫我註冊的。在那段期間,同學都說我是悔過書作家,因為寫悔過書對我來說是家常便飯。

另一件事是,選舉期間我們總是拼命跑去聽黨外演講,因為非常exciting。有次時值美麗島事件之後,台中市當天晚上發布宵禁的消息。我不知道,聽完演講要回學校,經過光復國小,卻怎麼走都走不出人群,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群眾運動」而感到害怕。回到學校後,總教官在等我,因為全校只少我一個人,我的腳踏車後還夾著選舉的傳單,還得趕緊偷偷的把傳單丟進草叢裡。因為唸師專時玩太多了,我進台大後就很認真唸書。

正義法律生
為什麼念法律?當時參與反對運動的人都是念法律的,念法律可以對抗政府,是正義的民主鬥士。因為感覺法律可以做很多事,所以我想念法律。

在座很多人可能是因為爸媽說,法律系是第一志願,所以才填法律系。我朋友的兒子考完學測後跑來問我,念物理系或法律系好?他會這麼猶豫,是因為他有個在律師事務所當會計的姑姑告訴他,不要當科技新貴,念法律最好,她老闆一年就賺四五千萬。我的回答是:趕快去念物理系。為什麼?如果你念法律,只想到一年賺四五千萬,這種人來念法律太可怕了。如果他來念法律,卻賺不了四五千萬,他一定會想盡法去賺到。念法律的人不能想著賺錢,否則法律就成為賺錢的工具。

我有個法律學分班的學生,交大光電所才剛畢業,薪水加股票每年就賺了六百多萬元,我們老師職員沒人賺這麼多錢。但是我覺得這個年輕人這輩子完了,他不知道什麼是錢,不知道人生還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他的價值混亂了,就是因為賺了太多錢。所以我常開玩笑說,他的老闆給他的待遇,應該認為是違反「公序良俗」,依據民法第 72 條規定而無效。

雖然很多人都在罵法律人,但最後很多事都要靠法律人解決,法律是可以幫忙解決事情的。舉個例子,有個原告打贏官司,執行法官就帶著一群警察,開著推土機把被告的房子拆掉。被告帶著他所有的親戚朋友站在房子前,拉白布條抗議。結果當被告看到那個執行法官時,馬上說,我們不要為難人家,他是好法官,房子就讓他拆了吧。原來法院裡判案和執行的人經常是不同的法官,恰巧這個執行法官就是當初判案的法官,法官可以做到拆人家房子還讓人心服口服,是很不簡單的,但我堅信這是做得到的。大學時代,我最大的志願是當法官,從沒想過要教書或留學。大三有一門課叫英美契約法,由一位美國來的老師任教。他回美國前,邀請我有機會到美國留學時,到西雅圖玩。我告訴他:我永遠不會去留學。道理很簡單,我家窮的要死,留學對我來說是永遠不會實現的夢。然而,最後我不僅留學了,還讀到博士才回來。我在想,人生很多事情,都不是必然的,也沒有不可能的事。只要有心,很多事情會從不可能,變成可能。

勇敢追夢的瘋子
在歷經多次考試之後,我發現我好像很會考試。在大學畢業後,我跟大家一樣,跑去考研究所。念研究所時,我發現身邊很多同學都去留學了。我心想,這些人成績又沒比我好,他們可以留學,我大概也可以。但是沒錢怎麼留學?於是我就去當律師。有了律師執照,我一個月賺幾十萬。但錢很好賺時,我反而在想一件事:我到底在幹麼?我的人生是收錢用的嗎?我發現,人的行為是可以被錢改變的。但是,我決定不要這樣。通常給你錢的人會改變你,他要求你做什麼,你要他的錢,就會照著做,而你原來的理想就不見了。例如老闆叫你設計一個病毒,你就設計,為了拿到錢,便不會管它將造成多大的危害。所以年輕人最重要的是反省自己在做什麼。那時我下定決心,不要被錢改變我自己,因此決定離開這個行業,出國唸書。大家都說我瘋了,我說:人生難得當幾次瘋子,如果別人一路都說你很聰明,你可能已經喪失自我了。

我的同學在我準備出國時,一直遊說我合開律師事務所。我說:抱歉,我要馬上走。人生就是會有幾個 key moment ,錯過那個點沒去做,就永遠沒辦法做了。於是我介紹班上另一個人和他合開事務所,這個人是我們班上公認的才子,會吟詩作對談吉他,不知迷死多少女生。

幾年過去了,當我留學回國時,他請我吃飯,開了一輛很大的 Benz 來接我。我坐在後座,看到一本書:《托福字彙》。我知道:他的夢想還在他的後座,而我已經完成了。因此我要告訴同學,不要猶豫,有夢想就要往前走。當時要出國,考公費留學考是一個省錢的方法,但一個科目通常只有一個名額,頗具難度。考試當天,好多同學都來了。結果他們說,陳聰富來了,我們還考什麼?考試總共考兩天,於是第二天很多人就不來考了。在他們的禮讓下,我便考上了。為了去美國唸書,我開始重新念英文。由於太久沒念英文的結果,使我只看得懂 be 動詞,其他所有的字,都浮在紙面上,無法消化,我稱之為浮水印的英文。我花了半年念英文,這半年,近視度數增加一百度。藉此我建議同學,要學英文,從明天就要開始(既然今天已經來不及了)。四年裡,每天早上固定念一小時英文,將來必定很可觀。

我曾經去北京大學演講,可知道它最駭人的景象是什麼嗎?早上七點,每棵樹下都有人在念英文,大聲朗誦英文。將來你的對手在對岸,不是你隔壁的同學。英文是一個工具,是現代人的語言,把英文學好非常重要。

結語
很多人在美國留完學後就不回來了,因為美國實在太美了(不然怎麼叫「美」國)。我博士口試完後,就在 Christmas 前的兩三天,昏黃的燈光下,天空開始飄雪。指導老師帶我去看一個 office 。老師說,如果你願意留下來,明天就可以來這個 office 上班。我第一年在哈佛,之後去紐約,那個office 是哪裡呢?就是每次外交部長都會去的外交協會(Foreign AffairsAssociation)。我很瀟灑地跟老師說:我要回台灣把學生教好。 我的老師一直無法理解。但人生有很多選擇,沒有對跟錯,你可以做一些你認為有意義的事。

我聽朋友說,有一個神奇的小孩,現在就念本校電機系二年級。他從建中一路打籃球打到台大來。然而即使你是最聰明的人,很多事,你們是不會學到的,例如電機系不會學到法律系的東西,法律系不會去學電機。你們有太多事要學,要永遠尊重別人,你們現在需要的不是膨脹自己,因為你們已經夠「膨脹」了,你們現在要做的是謙虛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