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30日

[目標] 到達陶子姐,尚有60人次的距離



平常頂多畫眼線,不太塗睫毛膏;
一個月有敷一次臉就覺得自己是認真又美麗的女人;
每天穿搭憑感覺跟心情(有一半的時間是自暴自棄);
喜歡到處走走,但沒有方向感;
愛吃好料,但對甜點無感、有輕微乳糖不適症、不嗜肉、對化學添加物敏感...

我不是某種達人、不是部落客。
但當個有觀點的愛喃喃的writer這件事情,我很甲意。這是我的慰藉與出口。

我想代表茫茫網海裡的不同的聲音。無法被歸類的那種(結果還是某"一種")。

儘管不在常軌上,還是要有目標。
所以,距離姊妹淘-一個我還挺喜歡的網站,我很尊敬的陶子姐還是它的總編輯-對達人設定的標準而言,
我還要加油才行。


2012年9月26日

[夏天] 健康陽光籃球社。週年紀念文。


自從認識了健康陽光籃球社台灣分會之後,今年夏天好像多了道彩虹。
熱血紅、貼心橙、色情黃、開朗綠、很北藍、吐槽靛、變態紫...應有盡有。

於是我的生活變得更加極端,
週間上班趕工(天天想著要早點下班),週末打球、出遊、參加活動。


上班時間很忙,雖然常常被大家抱怨我都不回google talk,
(而一直talk的人又被幹譙上班太閒...做人真難)
但總裁、肉、瞎怡、正妹,三不五時還是會來pin我喇賽;
40關鍵時刻還是會來問我意見,
各種deadline都有人跳出來幫我回覆(小官)或直接打電話來問(瞎怡、總裁)。
讓週間忙碌的我,大致上還是能保持在跟大家電波交流的軌道上。

雖然大家很愛戰學校、搞分裂,但也因為這樣的多元異質,擦出的火花更有趣。
(連小官都用很誠摯的眼神對我說: 這群人真的很可愛)

以及,師丞-40的合法老公、小俐的職業老公-也讓我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除了全力配合rundown,忍受我們這群神經病,還得比中指雙機拍(不是很好聽?);
一切都無怨無悔,這一定是真愛呀。

總裁盃結束後,我整個身體疲勞到快昇天,
昨天中午硬是挪出時間去太極堂按摩,總算套開來了。
雖然不幸加班到快12點,還錯失與佳菁阿彩瑋恩子雯江媽媽的聚餐,
但最近累積的幸福感,還是讓我覺得身心靈很滿足。



Love you guys !!


這個夏天,我失去了一點甚麼,
這輩子最好的朋友出國離家生活,
另一個好朋友閃電結婚當人妻,以及即將成為人母...
但也因為健康陽光籃球社,我又得到了許多。

讓我記得,什麼叫做義氣,
推著我向前(準時?),用力揮汗享受生活,
給我一面鏡子,讓我看到大家胼手胝足開創新人生的勇敢與堅強。









下次我們去海邊拍這樣(正常)的照片吧! ^__^


2012年9月20日

[勵志] 老虎來了

因為跑不贏老虎,所以乾脆放棄,在原地發抖等著成為俎上肉。

其實你只要先跑贏旁邊的人就可以活下來了。

今天公司的教育訓練講師説。

Positive thinking.

不要再說「我要環遊世界」,改説「我要去十個國家,每個國家待一個禮拜,每天只能花100美金」。具體的目標才有實踐的動力。


Nothing is impossible because money can do everything.
It's all about if it worths.

每天都要有進步。

知與智的差別在於曰。可以用自己的話詮釋學習到的知識,才是智慧。


2012年9月19日

[Anniversary] 圓夢。一週年。

去年的這個時候,
我帶著省吃儉用兩個月剩下的生活費,
打算在Covent Garden附近的ZARA大顯身手。
結果被扒了。

幸好附近的Starbucks wifi訊號夠強,
用Tango緊急連絡最聰明靈巧的+4,遠端遙控辦理信用卡掛失。
還live轉播在FB上該該叫,
因為台灣鄉親的關心與打氣,心情稍微平復些。

打完球的凱銓立馬趕到Covent Garden Station跟我會合,
還慷慨解囊借我刷卡買了一咪咪土產。
然後陪我回她家打包行李,陪我去Heathrow Airport,
陪我辦理tax refund,又陪我罵晚娘臉承辦人員。然後送我入關。

我的英倫超完美靠山-銓銓~啾咪!

我總覺得這趟英倫行,與我的DESTINY緊緊相連。(是的,我是愚婦)

在London Central YHA認識的日本室友弘美(Hiromi),這幾天跟男友敬太(Keita)一起來台灣,
為了排除萬難與她相會,我索性休假一天。
昨天悠哉地培養放假情緒時,赫然發現,
今天9/19,正好是我從英國回台灣滿一年的日子。真巧。
而且今天台北的溫度,很秋天,也好像愛丁堡的夏天。真巧。
而且,文章寫到一半,竟然突然下起絲絲細雨,很英倫風。真巧。


於是,我得以偷閒,在最愛的咖啡店裡,捧著摩卡奇諾,稍稍回顧這兩個月的美夢,
寫下短短的周年紀念文。

希望自己永遠不要忘記這個圓夢的故事,以及,
以後還要繼續夢下去。

加油!小太陽~ :)

2012年9月14日

[天線] 首周票房冠軍: 羅馬浴場Thermae Romae





藍藍的夏天最美。
夏天-下半年度的開端,工作量與業績爆表的季節,
冰品飲料在打折送獎品,
開朗的天空、沁涼的啤酒,
為人們打氣,鼓勵大家充滿活力、認真工作、用力玩耍,直到精疲力盡,
回到冷氣房,一邊回味照片,一邊笑笑地為自己打氣與精神喊話:下半年也要繼續加油唷~

夏天真好。

而在台灣一上映就拿下首周票房冠軍的羅馬浴場Thermae Romae,讓今年夏天更好了。



幾個月前羅馬浴場的預告片一release,就讓人充滿期待。
因為寬哥。還有,我很想去的羅馬。
整個組合就是完璧

羅馬浴場也是我此生首度進戲院看兩次的電影。
一次是蒙受超級好客戶的恩澤,看了媒體特映會。
一次是跟MFs。當然要搭配”dress code”!

進戲院之前,特地去漫畫店租了羅馬浴場的漫畫來看,
2008年出版至今,只出到第四集,讓人忍不住懷疑作者老師是不是江郎才盡了? :P
但才出到第四集,劇情都還沒進入高潮,就拍成電影,且在日本創造了50億日幣的票房收入。
只能說,這靈感的投資效益真高。(佩服)

鼓吹了身邊所有的朋友同事去看這部片,
大家的反應都差不多,就是覺得前半部很精彩,後半段有點鬆散跟平淡,
後半段是純電影劇本,而非漫畫原著情節,可能或多或少有點影響。

不過,我個人覺得光是前半部劇情笑點,
以及寬哥如羅馬雕像般的黃金比例身材,就值回票價了。








我想,在小太陽裝設好免治馬桶Bidet之前,這部片應該會在毎個夏天中都清涼播映。*羞*



[MF同場加映]

羅馬玉女領銜主演之有志者co竟成





辛苦的幕後工作人員
主事者:寶寶 (自己挖洞自己跳)
服裝: 俐安、小太陽
臉盆: 官館
毛巾: 徐州愛買團團長小拍破盤贊助~*揪咪*



2012年8月30日

[劇透] Wanderlust 漫遊癖




當然是因為女神Jennifer Aniston而收看 *笑*

嚮往在紐約的生活,
George and Linda在生活水準最好街角還有好喝咖啡館的西區買了飯店式住宅
一個蝸居,
透過視訊跟亞特蘭大的老哥作新屋導覽只需要三秒;
白天屋內的空間是客廳、晚上鑲嵌在牆壁內的床架放下來就是夫妻可以親熱三秒內不小心就睡著的地方;
入厝派對大家只能立食聊天;
朋友挖苦他說~super small, and, very expensive?!誰能這樣一舉兩得?你真幸運!”
(幸好有一大片的落地窗,可以鳥瞰紐約西區的風景…不然跟監獄真的沒兩樣)

然而入住隔天,George的公司破產倒閉、Linda的企鵝紀錄片被HBO回絕,
失去收入、繳不出房貸的他們,只好流浪街頭
回去亞特蘭大的途中,他們發生了交通意外,只好借宿一晚在一個嬉皮社區
因為這一個驚奇美妙的夜晚,他們決定成為一份子,展開了兩週特別的生活體驗。

這個rural commune是自給自足的生活圈,靠賣農作物與手工編織品賺錢,
基本上就是禮運大同裡講的天下為公的實踐,
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男女老幼的關係很緊密,甚至超越家庭關係: 房間跟廁所沒有門、物品共享、誠實圈說出內心話、開放性關係等。

劇中的波希米亞風格,自由與開放,真的真的真的很迷人。
(也是我最喜歡這部片的部分)
清晨在樹林裡做運動,吐氣吶喊,天人合一(還要think global)
傍晚群聚彈吉他打鼓唱歌,晚上當然還有大麻
吃素、不殺生、自然(自助?)分娩


然而看似完美的生活,就在Linda偷偷跑去鎮上的拖車餐廳吃肉時,
遇見了社區裡最年長的老人(同時也是那社區的landlord)也在吃肉,
他有所感慨地點破這個光景
“41年前我跟另外9個好朋友(這些人都不在了)買了這塊地,享受自由演變到現在這樣,有時候我覺得好像失去了一點真實…”

嬉皮”在美國的音樂藝術政治層面均有發生影響,迷幻搖滾、藍調、和平主義(彩虹)...等都是這個反文化思想之下的產物,
但很妙的是,在很多美劇裡,他們總是有個很亮麗驚艷的出場,卻以狼狽難堪的形象畫下句點。
例如過度情緒化(價值觀衝突時)、例如濫交、例如嗑藥。
(美劇Happy endings很愛影射反諷特定族群。劇中甚至模仿walking death橋段來諷刺做作的嬉皮人士,真是苛薄得一點都不手軟)
最後,GeorgeLinda因為對人生觀與認同感的衝突而鬧翻,Linda留在社區,George回去亞特蘭大的哥哥家;
某些令人擔憂的信仰被戲劇化地凸顯(例如:出生兒不剪臍帶,要讓它自然乾掉脫落)
以及年輕有才華的領導者變成了破壞平衡、濫用free sex的人
最後的最後,鬧劇終於喚醒主人翁對真實的知覺。
兩個相愛的人發現: You are where I want to be.

通常我們只有在have nothing to lose的時候,才有wander的勇氣。(至少本人是啦)
兩袖清風的wander過後,才發現原來我還擁有很多。
It's great to wander for a while. 

雖然夢幻社區不是我們的終身契約,
但還是可以拈花惹草逛花市、攝取有機食物、主張愛與和平及政治參與、愛護動物、用三聲的嗡開始一天的活力...

至於分享,當分享牽涉到平等的規範(mine is yours so yours is mine as well、I can do what you've done to me ...),最後容易淪落成trick,或是期待的失衡。
與其期待與他人分享,不如讓自己成為giver。

說到這裡,今天收到了處女座壽星貓同學的手工驚喜禮物,這算是嬉皮精神吧。
Love and Peace !

更多Wonderlust劇情介紹: http://www.imdb.com/title/tt1655460/

2012年8月3日

[夢想] Speak dream loud

"有時候當你想達到一個目的的時候,就必須大聲的把這個想法講出來,講的越多次,就會在心裡更堅定,透過不斷的訴說,去整理自己的思緒"

引述自小派的"31歲生日快樂"文。

有本書叫做"30歲前一定要做的21件事"
於是30歲前的人生過得很努力,
結果30歲突然來了,來得讓人措手不及。
30歲的時候,在適應,也在試探自己。

還有本書叫做"31歲又怎樣",
想了一整個30歲的365天後赫然發現,原來日子還是一樣,
月曆依舊一格一格劃掉,日曆仍然一頁一頁撕下。
於是31歲醞釀出一種力量,召喚出潛藏內心深處的inception。
鼓起勇氣圓夢去了。



31歲之後,就是32歲了。大夢想完成,接下來呢。

可能做更大的夢。
可能因為前一趟歷險滿足了,於是開始撿拾小小的夢想(或是人們所謂的"小確幸")。

你會因為夢想小小的,而自卑嗎?
你會因為夢想大大的,而驕傲嗎?

結果想著想著,發現自卑或驕傲都不是人生的重點,
那不是一個經歷、不是一個記錄、甚至不是一個目的。只是一個形容詞。

形容詞沒有變成副詞之前,都只是一種靜止。

所以,我也想在這裡大聲說出我的下一個夢想,
下一個想要大步邁進的讓人發自內心愉悅的快樂系統。

我要去義大利!!


去擁抱我思念已久的Clara;
去吃好吃的冰淇淋,不管氣溫幾度;
去喝好喝的espresso,不管我晚上會不會睡不著;
去吃我最愛的義大利麵,然後每個晚上再做仰臥起坐幫助消化;
去 Omeo & Juliet故事的場景,用浪漫主義解釋這曾讓義大利經濟起飛也讓它侷限停滯的家族派系文化;
去聽假掰的歌劇,最好還會掉下眼淚;
去威尼斯划船划出二頭肌,
跟路人說英文,參雜著義大利專用手語。

明年我要去義大利!!!!





[Prepare for Italy]
1. Movie : "Eat,Pray,Love" 、"The Merchant of Venice(威尼斯商人)"
2. Italian hand gestures
3. Learn to order dishes in Italian.
4. Art history
5. Il bel far niente (the beauty of doing nothing)


2012年7月14日

[如影] 紅豆生南國

海平面下三萬公尺深的蚌殼
含著直徑零點五公分的珍珠的光澤
溢洩出微弱的光束

跨過海域
射向另一片大陸

遇見另一光波,構
聳肩的模樣
大笑的神情
擁抱的姿態


鏡射出一幅幅思念。